高一历史第四章 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 必修二.docVIP

高一历史第四章 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 必修二.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第四章 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宏观建议: ⑴本专题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也不是很重要。⑵可以辩证分析铁路对近代中国的双重影响。 ⑶始终抓住近代化和现代化这个主题。⑷外来文明对中国近代化影响的正确认识。 ⑸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3、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二、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阅读导语部分,思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可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⑴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 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⑵20世纪50年代以后 焕然一新,但受政治生活严重影响 ⑶改革开放后 快速发展 ⑷20世纪末以来 互联网影响深远 〖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变迁表现 思考:迅速浏览课本54页的课前提示,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答: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 一、服饰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2、服饰有何 的作用? 3、说说服饰变化的特点或趋势。 4、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服装变化呈现出哪些阶段性特征?有哪些主要样式?为什么? (二)讲解 1、点拔: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共和国建立——改革开放。 2、作用:服饰除了防寒保暖、遮羞、装饰美观的作用之外,还有时代特征。如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服饰与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是身份的标志。 3、特点: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4、表现:⑴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⑵第二个阶段——1949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⑶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饮食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阅读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 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架。――孙中山。 2、P55学习思考:你能说出四大菜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各地风味小吃都有哪些? 走进历史:扬州是一个饮食文化名城,请以“吃在扬州”为题,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写一篇关于扬州特色菜发展演变的调查报告。(课后作业) 3、西餐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4、说一说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二)讲解 1、说明中国饮食文化享誉世界。 四大菜系 代表区域 口味特点 鲁菜 山东(济南、胶州) 清香、鲜嫩、味纯 粤菜 广州、潮州等地 鲜、嫩、爽、滑 川菜 四川(成都、重庆) 味浓、重辣 淮扬菜 扬州、淮河流域一带 清淡、味甜 3、西餐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4、区别: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