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换机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 什么是通信?
通信是指按约定规则进行的信息传送。
从广义来讲,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使用何种媒介,只要将信息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均可称为通信。
2.通信与电信的区别
信息以电磁波形式进行传输的通信,称为电信,我们现在的通信,都属于电信的范畴。
3. 如何实现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
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两两互相连接
——全互连方式。
3.1全互连方式存在什么问题?
(1)N2 问题;
(2)经济性问题;
(3)可操作性问题;
(4)控制和管理问题。
4. 交换机的作用是 图1-2 全互连组网结构示意图
在任意选定的两条用户线之间建立和(而后)释放一条通信链路。
4.1
N2问题变成了N条用户线,由交换机组成的交换式通信网容易组成大型网络。
4.2交换式通信网
网中直接连接电话机或终端的交换机称为本地交换机或市话交换机,相应的交换局称为局端或市话局
仅与其他交换机连接的交换机称为汇接交换机
当交换机相距很远,必须用长途线路连接时,这种情况下的汇接交换机也称为长途交换机
交换机之间的线路称为中继线
4.3按需实现任意入线与任意出线之间的互连是交换机最基本的任务。
交换机应能控制以下4种接续:
本局接续
出局接续
入局接续
转接接续
5. 通信网的定义
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方便记忆:由各种软件(协议)硬件(节点设备、传输线路)设施按照一定的规则互连在一起,完成信息传递任务的系统。
5.1根据信息传递时是否预先建立端到端的连接,通信网交换技术分为两大类:
面向连接型(CO,Connection Oriented):面向连接适用于大批量、可靠数据传输业务,但网络控制较复杂;
无连接型(CL,Connectionless ):无连接方式控制简单,适用于突发性强、数据量少的业务。
以上两种工作方式的主要区别如下:
1)面向连接网络对每次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传送信息、释放链接三个阶段;而无连接网络并不为每次通信过程建立和拆除连接。
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必须为每一个呼叫选路,一旦路由确定连接即建立
路由中各节点需要为接下来进行的通信维持连接的状态;而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个传送的分组独立选路,但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
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面向连接方式通信效率较高;反正,无连接方式要好一些。
交换方式
6. 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ATM交换
1)电路交换
基本过程:连接建立、信息传送、释放。
技术特点
带宽固定,电路利用率低。
实时性强。
无差错控制,不适于数据传输。
基于呼损制方式工作。
电路交换适合于电话通信、文件传送、高速传真,不适合突发和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
2)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基本原理:分组交换也叫包交换,它是以分组为信息单位,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络中传送数据的交换方式。
技术特点:
采用存储/转发方式,支持异种终端间的通信。
采用统计时分复用,线路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缺点:
网络附加信息多,长报文通信效率较低。
第二章
1.分层协议结构(P22)
2.通信网协议体系结构:
是指网络分层结构和相应的协议构成的集合。
3. 参考模型
OSI TCP/IP 综合模型
4.分层结构中各层功能
物理层 - 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数据链路层 - 相邻节点间以帧为单位的数据的可靠传输。
网络层 -分组转发、路由选择,将上层数据按地址传送到目的地。
传输层 -负责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实现端到端的可靠通信。
应用层 - 直接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
5. 对等层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APDU)
表示层数据单元——PPDU;
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SPDU;
传输层协议数据单元——段(Segment)
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分组或包(Packet)
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帧(Frame)
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比特流(Bit)
6.封装与解封装的过程(P24)
7. 电信交换基本技术,即网络交换技术包括:
接口技术:各种交换系统都有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但不同类型的交换系统具有不同的接口。
信令技术:通信网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为了建立连接及实现各种控制而必须要 传送的一些信息。
控制技术:互连功能、接口功能及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