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聿:进入哲学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正聿:进入哲学思考

进入哲学思考 ------孙正聿 当我们踏进哲学的门槛时,也许正涉足一个充满歧义而颇具神秘的领域。为何这一门最古老,曾经孕育了科学的诞生、导引过社会变革的学问会被多次宣布为“无用”而遭“拒斥”和“终结”,却如凤凰涅磐、死而复生,并吸引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之“执迷不悟”、“趋之若鹜”呢?哲学诚如古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就在于它是植根于人类实践之沃土,沉淀着历史文明之精华。让我们共同进入哲学的思考,启迪我们的智慧,从而培养我们的求真意识、反思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等基本素质,这正是哲学的本性、哲学的价值,也是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和意义。 一、“爱智”的哲学 一部使人玩味的小说,一番发人深省的话语,一篇令人沉思的论文,常常被人们赞之以富于“哲理”;一位目光远大的政治家,一位思想敏锐的科学家,一位独具匠心的艺术家,又常常被人们赞之为具有“哲学”头脑。这似乎是说,“哲理”是智慧的结晶,“哲学”是智慧的总汇。的确,哲学贵高明。凡事望得远一程,看得深一层,想得透一些,这既是人类智慧精华之所在,也哲学之理或哲人之智的表现。然而,哲学就是智慧吗? 智慧与“爱智” 人们常说,人乃万物之灵。这里说的“灵”,指的就是智慧,即人是有智慧的存在。正因为人类具有抽象概括、判断辨析、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联想想象、直觉顿悟乃至灵感爆发和发明创造的智慧,才能够形成和交流思想,体验和沟通感情,磨炼和实现意志,认识和构造世界,才能够创建出人类智慧的奇迹――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 有这样一句大家熟知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确实,如果没有人类智慧,怎么会有人的世界?就此而言,人类所创造的神话、常识、艺术、伦理、科学和哲学,无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相互融合所构成的人类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发展史。 由此可见,哲学就是智慧,但智慧并不是哲学。仅仅把哲学视为智慧的代名词,显而易见是不恰当的。但是,对于理解哲学来说,根本的问题是在于,哲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智慧,而且是对待全部智慧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对智慧本身的真挚、强烈、忘我之爱,即“爱智之忱”。简而言之,哲学智慧就是“爱智”。 “爱智”当然是智慧的表现,但却不是通常意义的智慧。“爱智”,是对智慧的追求和追问,是把智慧作为反思的对象。就此而言,“爱智”的哲学是使“智慧”成为哲学探究的“问题”,如:人的智慧是从那里来的?人都有哪些智慧?人的智慧为何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的知、情、意在智慧中如何统一的?人类智慧能否达到对世界的终极性解释?人类智慧是“宇宙的立法者吗”?人类智慧是“万物的尺度吗”?智慧到底是怎样存在的?有智慧的人类为什么会犯错误?有智慧的人类的历史为什么充满冲突?人类的智慧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未来?有智慧的人类同世界到底是何关系?由于爱智的哲学对智慧的追问和反思,便形成了“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理性与非理性”、“共性与个性”、“自由与必然”、“现实与理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等等数不胜数的哲学问题。 爱智的“大智慧” 由热爱智慧和探究智慧而构成的爱智的哲学,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和“小聪明”,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 这种“大智慧”和“大聪明”,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看法,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按照西方传统哲学的看法,就是“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提供一切知识的基础”,“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使人崇高起来”;按照现代西方哲学的看法,就是解决“精神的焦虑”,“信仰的缺失”,“人生的危机”,“意义的失落”和“人与自我的疏离”等等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法,最根本的就是解决“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用通常的说法,就是哲学所研究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问题。 哲学的这种“大智慧”,借用我国当代哲学家冯有兰的话说,“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要成为“某种人”,即具有特定身份和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就要学习某种专业知识,掌握某种专业技能,扮演某种特殊角色。要把这“某种人”当好,就需要某种作为经验、常识、技能和知识的“智慧”。但这并不是哲学情有独众、所爱所思的“大智慧”。哲学智慧是超越了“某种人”的关于“人”的智慧、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智慧。这种智慧是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文化、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的智慧,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使人崇高起来”和“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智慧。 哲学的这种“大智慧”也被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辩证法大师黑格尔生动形象而又耐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