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孔子的教育思想.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祖先为宋国的贵族,由于宋国贵族内部的倾轧,逃奔到鲁国。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的下等武士,相传他“有力如虎”。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家境更加衰落,不得不作些杂活来赡养寡母,所以他自称“吾少也贱”。二十岁左右,他当上了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牛羊的“乘田”,表现出他从事实际工作的才能。三十岁左右,孔子开始私人讲学,任教四十余年,从未间断。他在五十岁时,担任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升迁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并摄相事。后因与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不断激化而下野。孔子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先后奔走于宋、卫、陈、齐等十几个诸侯国,度过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他的政治主张不为各国执政者所采纳,凄凄惶惶,找不到一个容身之所,在陈蔡竟弄到绝粮的地步。但他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主张。在周游列国期间,他的私学是走到那里办到那里,从来没有停止过教学活动。孔子返回鲁国时,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从此他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直到逝世。   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一是办私学,开创了私人自由讲学的风气。孔子所办的私学,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他在这个阵地上不仅培养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而且在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二是删定古籍,作《春秋》,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孔子的言行主要见于《论语》一书,《论语》共有20篇,是孔子的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杂有其弟子的言行,是无系统的语录和记事体裁。这是后人研究孔子最基本、最有价值的典籍。   二、教育基本理论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深入探讨了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理念。   (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   孔子首先高度评价教育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教育是立国之基,为政之本。《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在这里提出了治国的根本大纲。他把人口、财富、教育当成“立国”三大要素:众多的人口、富足的经济、发达的教育,三者具备,这个国家就兴旺发达了。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相互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基础,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之后必然随之进行教育,引导人民,引导社会走健康发展的道路。《论语·颜渊》记载了孔子与子贡的另一次对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定,通过教育取得民众信任,使民众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这才是立国的根本。孔子认为,德治和礼教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要高于一般政令刑律,主张“为政以德”,靠道德的引导、礼教的规范,才能使人心悦诚服。他把政治看作就是教育过程,为政就是一种完善自身并由此影响他人的教育活动。因此,只有实施良好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德治”的社会理想。   其次,孔子也强调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就是说,人的先天禀赋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是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世界上不存在不配和不堪教育的人。当然,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曾经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但其主导思想,还是肯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的决定作用。   (二) 关于教育的对象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面对当时官学衰落私学兴起的社会现实,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历来虽有不同的解释,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一教育主张强调在教育上打破氏族、等级的界限,使那些愿意学习而条件又允许的人,不论富贫、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的私学以“有教无类”为办学方针,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杂收弟子。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少数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少数商人弟子(如子贡),而大多数出生贫贱,如蓬户瓮牖、捉襟见肘的原宪,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等等。南国惠子曾讥笑性地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道:“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以能言善辩著称的子贡,在这段话里进一步阐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