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道德教育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化与道德教育改全球化与道德教育改革

全球化与道德教育改革 导师姓名: 学生姓名:梁帅 中文摘要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道德教育的取向,学术界提出了普遍伦理学、道德防线说、文化道德多样化说和生态道德说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警惕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或构建平等共生的道德文化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理性分析全球化的客观性及其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新要求,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世界历史的方法论为指导,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着力构建于全球化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体系,培养与全球化相适应的一代新人。 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以资本为推动、以科学技术为平台,资本、资源、技术、生产、产品、消费、信息等方面的全球性流动。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就道德教育而言,其挑战在于文化道德多样性对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的冲击和瓦解,在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企图,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防止和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侵蚀始终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心。从另一视角看,我们也必须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参与全球化,融入全球化,而发展中国家要真正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就必须培养与全球化相适应的、包括道德境界在内的人的精神世界,如世界意识与民族认同、类主体意识和他者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开放自觉意识和关心理解情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参与全球化奠定思想道德的精神基础。 在全球化时代,“底线伦理”或“普遍伦理”教育、警惕文化殖民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防止道德相对主义等等学说和思想,尽管有其合理性和重要意义,但是从全球化时代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和技术性存在的生存事实出发,从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全球化的方法论出发,从全球化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要求出发,从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出发,全球化时代我国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应该是,完整理解道德的本质,拓展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树立现代道德教育理念,构建指向道德能力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丰盈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全球化;道德教育;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道德能力全面发展 第一章 导 言 道德教育改革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话题。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1]的不断演进,全球化成为我们时代最具深远意义的浪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相应地,对于道德教育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演进,国内外学者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角度对全球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对全球化与道德教育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比如普遍伦理(底线伦理)说、道德防线说、文化道德多样化说、生态伦理说等等。在阐述本文观点之前,有必要首先梳理学界的研究现状。 一、对全球化深刻影响道德体系和道德教育的普遍共识 不同学者和思想家由于研究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重构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主张不同,但是对于全球化给道德和道德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却存在高度共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历史已然说明,中国20世纪中对现代化的延宕,已经造成了重要的民族生存问题的根本症结,如今,只有在全球化语境中切实地从事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才有可能使改革开放的策略,成为新世纪中国形象重新书写的基本保证。” 俄国学者丘马科夫于2009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发表《面临全球化的哲学》的演讲,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展开,世界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人类在全球化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神话、宗教和科学在这些问题面前无能为力,全球化世界及其问题需要哲学的反思。与此同时,面临全球化的哲学义无反顾地转向了全球问题,全球化成了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面对全球化世界,哲学可以提供只有它才能作出的解释。罗兰·罗伯森的《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以社会学为视角,对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分析了诸多学派在全球化问题上展开争论的聚焦点,剖析了世界体系理论、文化和世界秩序的形象、国与国之间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以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全球化的不同看法,阐释了由全球化所引出的对传统文化的眷顾、怀乡范式和寻求原教旨的倾向等等。埃及学者萨缪尔·阿明在《世界一体化的挑战》(任友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中,以第三世界学者的眼光,提出资本主义的“五大垄断”——技术的垄断,世界范围的金融市场的金融垄断,自然资源的垄断,媒体和传播的垄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垄断——向整个社会理论提出新的挑战,这五大垄断作为一个整体规定了全球化的价值规则在其中运作的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斯密特在80岁高龄出版《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阐述了全球化的含义及它在政治、经济和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