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1.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辩证法1

一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1哲学 2社会学、管理学 3自然科学总论 4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 5未来走向:科学技术学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2提高贯彻执行科学技术政策的自觉性 3提高人文素养,克服工匠倾向 三参考读物 教材:1 黄顺基主编, 自然辩证法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霁堂、王耀东主编, 新编自然辩证法教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曾国屏主编,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杂志: 自然辩证法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科学学研究 中国软科学 科学技术哲学(人大复印资料) 四评价(学分获得): 满分为100分,70分以上获得学分。 其中上课20分,讨论10分,考试70分。 第一章 科学技术的一般性质 第一节 科学 一什么是科学 古拉丁语 Scientia---- Science 我国古代“格物致知”、“格致学” 日本明治时代 福泽瑜吉 翻译为“科学”。 康有为第一次将“科学”一次引入中国。 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及相关活动的事业。 二科学的特征 1客观性和实证性 2理性 3探索性和创造性 4通用性和共享性 5科学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管理) 讨论:有人说,“中医不是科学”,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节 技术 一 技术的概念 历史考察 18世纪 法国 狄德罗 《百科全书》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丰富的内涵 二 技术的要素 要素与因素不同 按表现形态分为: 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指经验、技能等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 经验技能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古代以手工操作为基础,近代以机器操作为基础,现代以技术知识为基础 2实体形态的技术 要素 主要指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按不同历史时期分为手工工具、机械装置和自控机床等三种表现形式 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指以技术知识为象征的技术要素: 一种是经验知识,就是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的规范化的描述或记载。。 另一种是理论知识,就是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的机制或规律性的阐述。 三技术的本质特征 1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技术必须依靠自然事物、自然过程,符合自然规律。 社会属性: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 2技术的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 (1)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体系,可以作为达到人类目的的手段。 技术中性论,技术不会产生什么特殊的伦理与政治问题,是那些创造和使用技术的人使得技术成为一种善的或恶的力量。 (2)技术是负载价值的,首先,技术不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且也是伦理、政治与文化价值的体现。技术不仅体现了技术判断而且也体现了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和那些设计和使用它的人的利益。 其次,技术是一种影响社会价值的实质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以往传统的和现存的制度、体制、文化、人机交往关系和意识形态等体系。 3技术的有益性与有害性 有益性:提供了更高的生活标准,增加了个体的选择自由,提供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扩大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联系。 有害性: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4技术的自主性与社会建构性 (1)技术的自主性是指技术是一个相对独立与自主的系统,有其内在的发展动力。 技术决定论、 专家治国论 (2)技术的社会建构性是指技术是一种由社会建构的产物。 社会决定论,主张技术及其发展完全是由社会决定的。 第三节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一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二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三 应用科学=技术吗? 一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科学研究和科学成果可以指导技术发展,科学可以成为技术的先导并转化为技术。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有一个过程。 二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 从目的和任务看 科学主要地是认识自然、获得自然知识,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讲求有所发现,要揭示客观过程的规律性和因果性; 技术则主要的是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解决实践过程中应当“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寻求怎样去制和做的规则,讲求有所发明,要实现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性。 2从活动过程看:

文档评论(0)

guojiahao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