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训练中的注意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话题作文训练中的注意点话题作文训练中的注意点

话题作文训练中的注意点 语文周报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这三种作文的模式是近年来中考出现频率最高的样式,而话题作文是这三大板块中的一块,其所占分量之重就可想而知了。看来对学生进行话题作文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在平时的训练中有哪些注意点呢?笔者想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首先,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知道这种作文模式源于何处。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把握起来才能游刃有余。譬如,我们作文教学中有这样一条“潜规则”:时常提醒学生,作文中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成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古汉语知识底子薄,一般弄不清成语的出处,弄不清成语的出处想当然的使用,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对于话题作文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老师没有弄清话题作文这种模式的来源,对于话题作文的要求就比较模糊,教学就不能得心应手。反之,至少可以增加我们从事话题作文教学的底气。 据查,话题作文来源于1999年的高考作文,原题是这样的:“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题目要求中虽然没有“话题”二字,但它却是“话题作文”。那一年,江苏阅卷点发明了“话题作文”一说,随后全国作文命题移植过去了,从此风靡天下!原来“话题”就是某个“内容的范围”,而这个“范围”空间较广,学生只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写作都没有跑题。比如,“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其中“生命”就是写作的范围,你可以写植物生命的顽强,你可以写人的生命的短暂,你可以写自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总之,只要写跟生命有关的内容都可以。 经过这么一探讨,我们对话题作文的认识拓宽了。老师的思路开阔了,指导学生也就进退自如了。 其次,我觉得应该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话题作文中材料的作用。大部分话题作文的题干前面都有一段材料,这段材料是编题者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而设置的,除此以外没有他用。编题者的本意是好的,但这段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这却是编题者所没有想到的。我们老师要做的工作就在这儿了,即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对待话题作文的材料。 实践中学生会有什么具体表现呢?总有不少学生读完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欲罢不能”,作文时总是围着那段材料“打转转”,即不能理解材料的意义,不能从材料中跳脱开来,作文时要么写一个跟材料很相似的故事、要么对材料中的某些观点生发议论、要么没完没了的引用材料中一些语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指导学生,明确编题者提供材料的用意,鼓励学生挣脱材料的束缚,作文时尽量不涉及“材料”(或者过激一点认为那“材料”不看也可以),去开辟新的天地。但是,这“新的天地”又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否则就会跑题。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觉得前一句应改为:“凡事预则可能立”。我们有了充分的准备,认真的指导,学生不一定会如期地按照我们的设想去做,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异,每个学生的记忆特质有差异,每个学生当天的状况有差异,结果肯定有差异,肯定有学生在以后的话题作文时仍然抓住材料不放。遇到这个问题,我们老师的心态要摆正,因为教学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反复性的。这次没有改变的学生,下次可能会有彻底的改变;这次已经改变的学生,下次可能会卷土重来。我们要做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给学生一定量的强化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再次,我觉得应该指导学生精心设计好文章的题目。话题作文的话题仅仅是话题,是写作的范围,而且有的话题范围很广,这样看来用话题作文章的题目,显然不恰当。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不根据自己文章的实际情况,不经过准确严密地思考,尽管我多次强调学生仍然坚持用话题作文章的题目,可能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想为自己的文章弄个适当的题目,却无力为之。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一般采用当面批改的办法,个别提问、个别分析、个别沟通,让学生的思维在思辨中发展并延伸。经过几次辅导,学生乱用“话题”作“文题”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学生不用话题作文章的题目了,是不是就没问题了呢?教学就怕深入,越深入问题越多,而且越难解决。语文功底厚实的学生在为自己文章拟题方面基本不用老师操心,让人操心的是中等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给自己的文章拟题,有时用长句,有时用短语,但这长句或短语常常有毛病,或搭配不当,或表意不清,或游离文章中心……出现这些情况均在常理之中,因为给文章拟题本身就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我们老师一方面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技术指导:文章题目如果运用恰当的修辞,就会显得新颖、生动、形象,富有诗意。比如,文题《心中的天使》运用比喻使得文题充满了文学色彩,刚出场就闪出一道亮丽的光芒,夺人双目。除了运用比喻,还可以用反问,如《成才全靠父母吗》;还可以用比拟,如《写满爱的社会》等等。除了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