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送东阳马生序上课.ppt2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 2、业精求勤荒于嬉,行成与思毁于随。 ——韩愈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有关古人勤奋读书的成语: ①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②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③凿壁偷光(匡衡) ④韦编三绝(孔子) ⑤程门立雪(杨时)(程颐) 分析下面句子 1、与作者的求学情况相比,现在我们的求学条件怎样?通过对比,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体验感悟 1、与作者的求学情况相比,现在我们的求学条件怎样?通过对比,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光荣任务,专心向学,读书有得,胸中自有真乐。宋濂尊师重道,不畏艰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效法的。 课堂小结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课堂小结 我赞成宋濂的学习态度。因为宋濂从小就“嗜学”,成年以后,“益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宋濂“以中有乐为足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但是,宋濂的尊师方式,我有些不同意。他尊重老师固然重要,但也没必要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而我个人认为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师错,学生也错,学生没有反驳的机会。所以,我们当遇到老师有错误的时候,应该大胆、有理、有礼地向老师提出,这样,我们才可以和老师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关系。 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4分) 示例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示例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收集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拓展迁移 *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wán)绔(kù)少伟男。” 你知道哪些古人苦学成才的例子吗? 苏秦悬梁刺股 匡衡凿壁借光 苦难 垫脚石 成功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明初主修《元史》,后历任国子司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 作者简介 序,文体名。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本文是作者写给晚辈马君则的一篇赠序。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即序言,相当于前言后记。 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它与书序的性质不同,为文人之间的赠言。本文即属赠序。 体裁简介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解 题 翻译课文 ⑴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文】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后)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 余: 即: 嗜: 无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