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难忘的一课》马俊红
1
23* 难忘的一课
2
3
资料: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94年日本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
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
在这50年中,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
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终于被收复!
4
我的中国心
张明敏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5
阿里山
6
日月潭
7
8
9
10
11
12
莲雾
13
14
芭乐
番石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15
16
自学指导:
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2.想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用“——”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试着在旁边写体会。
17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18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19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20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21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2
填空:
在礼堂里,作者看到了( )、( )、( )、( ) 。
孔子
诸葛亮
郑成功
孙中山
23
孔子是大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2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25
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
26
孙中山 —
台湾人民称他为“国父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27
为什么挂上这四幅伟人像?
孔 子:仁爱博学
诸葛亮:足智多谋
郑成功:坚强不屈
孙中山:爱国爱民
28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9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0
我们都是中国人,
我们都爱中国。
31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 呢?
全部感情
32
比较: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2.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33
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34
我想对 说:
35
课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件事。特别是把__________的过程作为重点,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和描写,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由此可见,凡是和________关系特别密切的材料,就是重点材料,应该得______,其余的次要材料,可以写得________。这就是单元学习重点,详写和略写。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学习国语
参观小礼堂
学习国语
中心
详细
简略
填空:
36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