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__培训课件.ppt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一般选用τ=T1/2,这种办法对多数药物是适用的,此方案不会在体内造成积累,故用药较安全 但一些杀菌性抗菌药如利福平、青霉素等,因抗菌效力及其后续杀菌作用与药物血浆峰浓度有关,故可将每次用量加大而给药次数减少, 一些半衰期较短的药物,一般应参照半衰期长短在一天内多次给药,不能简化为一次给药,否则剂量将大大增加,而使毒性增加。 有些半衰期特别长的药物按半衰期给药,血药浓度波动太大,所以,将总剂量分次服用, 比较安全。 负荷剂量加倍 关于负荷剂量为维持量的2倍,其原理已讨论过。 当采用T=T1/2给药,用首次剂量加倍法可收到迅速控制病情之效,如抗菌药(磺胺、土霉素)用于控制感染,苯妥英钠用于控制心律失常等,都可用首次剂量加倍法。 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订给药方案 对某一药物制剂,其k、V或cl、F基本上恒定,只能通过调节Xo或τ,以达到治疗所需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目的。 如果药物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很窄,且半衰期很短,为了不使血药浓度波动太大,给药次数可频繁一些,可超过每天4次,但这类药物最好采用缓释剂型。 使稳态血药浓度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给药方案 根据最低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 例 与肾衰病人的剂量调整 肾是机体调整体液和电解质平衡,排除代谢废物和药物的重要器官 肾功能减退不仅影响体内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而且会引起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的变化,改变药物的分布和蛋白结合以及药物消除,进而改变药物动力学性质和药效学 对于治疗指数较小的药物,如不进行剂量调整,有可能发生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 方法 1、根据患者的药物清除率和消除速度常数调整剂量 2、Wagner法 3、Ritschel一点法 4、重复一点法 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 《中国药典》对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已有明确规定: 缓释制剂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至少减少1次或用药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 控释制剂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至少减少一次或用药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1、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如普通制剂每天3次,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改为每天1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的患者 2、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缓释、控释制剂的类型 1.骨架片:有亲水凝胶骨架片(含胃内滞留漂浮片)、蜡质骨架片、不溶性骨架片) 2.缓释或控释颗粒(或微囊)压制片 3.缓释或控释胶囊(内含小丸或颗粒或小片) 4.渗透泵控释片- 5.透皮给药系统 6.避孕给药系统、植入剂、眼用控释膜剂. 7.脉冲式给药系统与自调式给药系统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药物的选择 设计要求 缓、控制剂的剂量计算 缓控制剂药物动力学模拟设计 缓、控制剂的处方与工艺设计 药物的选择 缓释、控释制剂一般适用于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如T1/2=2-8h半衰期小于1h或大于24h的,一般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其他如剂量很大的、药效甚剧的以及溶解吸收很差的药物,剂量需要精密调节的药物,一般也不宜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 抗菌素类药物,由于其抗菌效果依赖于峰浓度,故一般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设计要求 1、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缓释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剂80%-120%的范围内 2、若该药物吸收部位主要在胃与小肠,宜设计每12h服1次,若药物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则可考虑设计24小时服1次。 3.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应等于或小于普通制剂, 制剂血药浓度平稳。 缓释、控释制剂的剂量计算 关于缓释、控释制剂的剂量,一般根据普通制剂的用法和剂量 可采用药物动力学方法进行计算,但涉及因素很多,如人种因素,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缓释、控释制剂体外、体内评价 体外释放度试验 (一)溶出度试验方法 1.转篮法(第一法) 2.桨法(第二法) 3.小杯法 (二)释放度试验方法 1、可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与第二法的装置. 2、转瓶法 3、流室法 释放试验的介质 溶出介质及pH常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0.1mol/L盐酸,pH6.8的磷酸缓冲液或pH4~8的缓冲液。个别难溶性药物可加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0.5%以下)、异丙醇、乙醇(浓度10%以下,不得超过30%),最好不用氢醇类的溶出介质,如要使用应提供体内外相关依据。 溶出介质的量要能使药物溶出保持较好的漏槽状态,一般要求不少于形成药物饱和溶液的量的3倍,并脱气。 试验安排与释放度标准 至少测定三个时间点 1、1-2小时,释放量控制在15%-40%主要考察是否有突释 2、4-6小时,释放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