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癔症、抑郁症__培训课件.ppt

神经症、癔症、抑郁症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心理学教研室 小结: 1. 神经症的概念; 2. 神经症的五个特点; 3. 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心理学教研室 癔症 癔症是指有癔症性人格基础,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影响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和癔症性躯体症状。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障碍外,其余的自知力基本完整。常反复发作。女性青春期、更年期多发。 心理学教研室 性格特征 高度的情感性 高度的暗示性 高度的自我暗示性 丰富的幻想性 心理学教研室 癔症 主要表现为解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CCMD-3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和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不快心情,并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CCMD-3称为癔症性躯体症状)。 心理学教研室 临床表现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解离障碍) 癔症性精神障碍病人的病前人格常异常,起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是其关系密切的亲友所患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类似症状。少数人的症状形成反复再现的模式,总是以出现这些障碍作为对应激的反应。常给人一种疾病的发作有利于病人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取别人同情和支持的感觉。 心理学教研室 1. 情感爆发 2. 癔症性意识障碍 3. 癔症性漫游(意识朦胧状态) 4. 癔症性身份障碍(交替人格,双重人格) 5. 癔症性遗忘 6. 癔症性假性痴呆 7. 癔症性精神病 心理学教研室 临床表现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障碍) 1.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2)感觉缺失 (3)癔症性视觉障碍 (4)癔症性听觉障碍 (5)梅核症(癔症球) 心理学教研室 临床表现 2.癔症性运动障碍 (1)癔症性痉挛发作 (2)癔症性瘫痪 (3)癔症性失音症或缄默症 3.躯体化障碍 (打嗝、呕吐) 心理学教研室 女,17岁,高一学生。系独生女,自幼娇生惯养,稍不顺心即在地上打滚撒娇。在家中凡事要以她为中心,否则便沉默不语数日。善文艺、但心胸狭隘,稍受批评,即感委曲受不了,顷刻伏倒在地,意识不清,双目紧闭,大喘气,四肢挣扎状乱动。约一小时后平静,不能说话,但能用笔对答,双下肢呈瘫痪状。即往无重病史。父健康,母亲重感情,每受刺激时常有“晕厥”现象。 心理学教研室 小李是某公司的业务员,春节前有一个客户卷包跑了,与他有关的几百万元账款怎么也追不回来。这事被领导知道后,狠狠批了小李一顿。虽说,这几百万元并不需要小李自行支付,但小李回家后越想越窝囊,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很渺茫。一星期后的一个下午,她突然间看不见东西了。小李吓坏了,大呼小叫一翻之后,又能看到了。这件事小李也就没当一回事,以为是贫血导致的。谁知,此后的每天下午,小李都有一段时间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就跟失明了一样。小李的同事都劝她去医院看看是怎么回事。经医生仔细检查,她的视觉器官正常,无任何器质性损伤或病变。 心理学教研室 抑郁症 中国 3600万 抑郁症患者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承受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世纪流行病 心理学教研室 不能正确认识 不能充分理解 不能坦然接受 不能准确治疗 抑 郁 症 是一种常见病,可以治愈 抑郁症不可怕,怕的是: 心理学教研室 抑郁症 抑郁症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 常伴有焦虑不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常主动求治,日常生活能力不受显著影响,没明显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病程可迁延,治疗效果良好。 心理学教研室 抑郁症的表现 知 情 意 典型表现: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 心理学教研室 临床表现 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作诱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严重的抑郁伴有神经症症状,工作、交际、生活能力受影响较轻,有求治欲望,人格完整,病程持续二年以上。 1.情绪的改变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心理学教研室 抑郁情绪 兴趣缺乏 乐趣丧失 情绪低落 心理学教研室 临床表现 2.认知改变 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心理学教研室 临床表现 3.意志与行为改变 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