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VIP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课程的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对实践教学应进行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改革,对实践教学项目进行优化设计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19-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核心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组织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项目,获得思想道德与法律活动的直接体验和政治理论方面的理性提升。基础课及其实践教学追求的目标就是使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如何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并受益终身的课程?如何使大学生自觉践行所学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做到知行统一?通过几年的基础课实践教学探索,从教学角度来看,“实践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唯有加强实践教学,并不断加以改革创新,才能解决问题。现就该课的实践教学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 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培根在《习惯论》中写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思想一旦出了问题,好人也有可能办“坏”事。道德败坏了,法律意识淡薄了,人往往就会发生行为偏差,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目前,各高校基础课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该教材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进行编排,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或是说三个层级,即思想、道德、法律,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时代特征。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帮助大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基础课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可见基础课实践教学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 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或标准,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自2010年以来,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下简称“思政部”)陆续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工作。截止到2014年,教育部并没有出台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学时、实践形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活动经费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高校思政部为适应实践教学的大趋势各自为政,有的高校纳入了教学计划,有的则未纳入;有的高校制订了教学大纲,有的则没有制订;有的高校实践学时较多,有的则很少;有的高校实施过程较规范,有的则很不规范。这直接导致基础课实践教学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以致影响后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2.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学时保证,导致实践教学项目无法落实   目前,全国各高校将基础课学分设定为3学分,总学时设置为48学时。开展实践教学后,必要的理论教学普遍设定为2学分,32学时(课堂讲授,以2学时/周计算),实践教学设定为1学分,16学时。在有限的实践学时面前,基础课给专业课“让路”的做法,在高等职业院校里也屡见不鲜,如此一来安排实践教学项目尤为困难,无法落实。个别高校进行的所谓“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总学时48学时内,实在是难以实现,难以推广。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实践教学项目,更是不现实,形成了“假”“大”“空”,应付上级   检查,评优评先的“面子工程”。   3.合班教学人数过多,导致实践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公共基础课的组成部分。各高校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往往采取合班教学,少则一百余人,多则两百人的合班也是有的,这可以说是基础课的“顽疾”,长期得不到解决。基础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是相同的,设置的实践教学项目无法一次性容纳或是满足上百人的参与。面对上百人的大合班,教师组织实践教学,唯有分组指导,但在有限的学时下,教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