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819训诂学考前密训
00819训诂学
第一章清代学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一、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
《群经平仪》、《诸子平仪》、《古书疑义举例》、《茶香室丛钞》、《第一楼丛书》、《曲园杂纂》、《春在堂杂文》、《诗编》、《词录》等,后来总编为《春在堂丛书》凡二百五十卷。其中《群经平仪》三十五卷、《诸子平仪》三十五卷、《古书疑义举例》七卷为训诂方面的代表作。其弟子章太炎通读三书,以为《古书疑义举例》尤胜。《古书疑义举例》凡88类,卷一至卷三讲词句变化,卷四讲词运用,卷五讲古书衍字、误字,卷六讲古书脱字、错简,卷七讲古书误改、误删、误解。
二、句读知识:汉儒研习经书,讲究章句,开始注意“句读”。句读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林《公羊传注·序》
三俞著成功之旅可资借鉴
占有资料,画龙点睛2.扣合中心,兼及边缘3.方法论纳入科学轨道4.不为成习胶固。
第二章训诂的方法
一训诂的方法1.以形索义2.因声求义3.据文证义4.析词审义5.辨体明义
以形索义外在形式的利用。
什么是“以形索义”结合材料说明以形索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以形索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也就是“依形求义”的训释方法。如古书有“梦黄能”。《金文编》“能”像熊的样子,可知“能”是“熊”的古体字。
运用“以形索义”要注意
1文字形体与词义的关系。从《说文》的说解可以清楚地看出文字形体与词义的关系。如“莫”为会意字,像太阳西下在天边草丛里,表示“暮”的意思。
2古文字与训诂。依靠殷商系文字——甲骨文可以更好训释词义。如《说文》“追”、“逐”二字互训,古书里看不出二字区别;甲骨卜辞“追”的对象是人“逐”的对象是兽,后来才混而不分。
3笔意与笔势。在运用以形索义这一方法时,要涉及笔意与笔势问题。只有较早的文字才有笔意。汉字发展的结果,字形日益显示不出一点一画的意思,与字义的联系切断,就成为“笔势”。如小篆的“民”的形体无法解释字义,必须上推到古文去考察。古文“民”从女,作捆绑状,是俘虏的形象。这说明运用以
形索义须以笔意为据。
4防止望文生训。主要是因不明古义而望文生训,如古书“堕肝胆”有人释为“肝胆涂地”,其实“堕”古有“输”义句指“把心交出来。”因不明通借而望文生训,如古书“动容”有人误解“容”为“容貌”,其实“容”为“动”义“动容”是同义复词。
“厥意”即字形中反映的词义,也就是笔意。运用以形索义原则须以笔意为据发展的结果,字形日益显示不出一点一画的意思,甚至有的只是象征性的符号,字形与字义的联系疏远了,就切断了,就成为“笔势”了 。
因声求义声训——内在形式的利用。声训”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解释字义①音义的各种关系偶然性、约定性、回授性、延展性、类聚性、多元性。 ②因声求义的条件,特征类似的事物,语音可能相同或相近,必须以古音为标准 ③因声求义的轨道,通假借、明方言、寻语源。
五、音义关系的偶然性与约定性,二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就已经注意到了。他在《正名篇》里说道“名无因宜,约之以命。约定俗称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
六、章炳麟的《文始》是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探寻语源,疏明语言发展变化的专著。最早运用声训的专书是东汉刘熙的《释名》
七、通假与同源字的异同,相同处,音相同和相近。形不同。不同处通假两字本不相关。同源数字意义想通。
八据文证义---语言环境的利用。1.语境与词义的关系2.紧扣本句3.结合
邻文4.联系成片语言。
九、析词审义,指分析词的结构关系,顾及词与词间的结构关系,以审意义。
一分清词与词组二分清单纯词与合成词三分清合成词的合义与偏义四分清词素结合的固定于自由五分清词素组合的结构方式六其他缩略、用典、转化、连累而及
十、联绵词有哪些特点?
答:联绵词是单纯词,写法不固定,上下凝结成义,不能拆开分析意义。
十一、辩体明义一辨明韵文与散文二重视文体的表达形式
十二、合成词又称复合词。合义的合成词,两个词素意义相辅相成。偏义的合
成词,两个词素意义相反或相对,而偏用其中一个词素意义,另一个词素意义只作陪衬。
第三章训诂的方式
一、解释词义的方式互训、义界、推因。
二、互训就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相互解释。
三、互训的根据是古书中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在词义上的基本共同点为依据的。
四、互训的类型1.从时代上着眼,互训有同时的,也有异时的2.从地域上着眼,互训有以通言释方言的。3.从体例上着眼,互训是甲乙两词互相直接训释,又叫“直训”。还有甲乙两词用丙来训释,叫做“同训”。再有甲用乙来训释,乙用丙来训释,甲、乙、丙三词递相为训,又叫递训或转训。4.从类属上着眼,有以共名释别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