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doc

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

内蒙古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阅读提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国家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丰富和活跃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而设立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 前不久,国家文化部命名了528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内蒙古10个旗、县、乡入选。在新年首期,我们对刚刚获得这一命名的10个单位特做勾勒性介绍。 库伦旗 蒙古族安代舞 安代舞,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和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萨满教舞蹈,后来慢慢演变成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明末清初发祥并流行于库伦旗一带。 库伦旗位于通辽市西南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近年来,库伦旗对作为民族文化品牌的蒙古族安代舞的发掘、整理、保护工作有序展开,出版了安代词曲集成和研究论著,投资4500万元建设了安代博物馆,将安代舞改编为安代课间操,在全旗中小学校、幼儿园推广普及。这里有36支民间安代舞队长年活跃在城乡,已举办多次安代文化艺术节,安代广场、安代雕塑、安代文化墙成为安代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安代文化融入人们生活中,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96年,库伦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2006年,安代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敖鲁古雅乡 驯鹿文化 驯鹿文化,是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在与驯鹿世代为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使鹿文化”。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 敖鲁古雅乡,位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境内,是我国唯一放养驯鹿的民族地区,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制造地,是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实施整体搬迁后,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积极的系列保护和挖掘。这里建设了民族博物馆,举办了多届使鹿部落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启动了猎民家庭游项目,鄂温克古老舞蹈萨满艺术化搬上舞台,收集整理、编撰出版了鄂温克民歌。鄂温克民俗文化和桦树皮制作技艺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2013年将在这里举办第五届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 科尔沁右翼中旗 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说书”,是一种在蒙古族中流传的有着悠久历史的说唱艺术。乌力格尔最早用马头琴后来多用四胡伴奏来说书,内容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神化、英雄故事、章回小说包括蒙译汉文学和民间故事。 科尔沁右翼中旗隶属于兴安盟,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科尔沁草原和农村广为流行的乌力格尔,在科右中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这里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乌力格尔说书厅遍布全旗各地,到2010年,在册乌力格尔艺人有160多人,成立了乌力格尔艺人协会,出版了数量不少的乌力格尔系列图书、音像制品。乌力格尔说唱艺术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科右中旗被自治区命名为“四胡之乡”、“乌力格尔之乡”。 准格尔旗 漫瀚调 漫瀚调是以蒙古族民歌为基调,与汉族唱法风格糅合而成的一个独特的民歌歌种,产生于准格尔旗一带,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地区。 准格尔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被誉为“漫瀚调”的故乡。清朝对蒙旗实行“借地养民”政策,大量汉族移民流入准格尔旗,形成了蒙汉杂居、农业发展,蒙汉各民族文化艺术交融,漫瀚调民歌由此而产生,几百年来这里涌现出不少著名漫瀚调民间艺人。近年来,准格尔旗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以漫瀚调为代表的歌舞文化品牌,举办了多届漫瀚调艺术节,成为与各地合作交流、共同推进经济文化建设的平台,今天活跃在农牧民中的农民漫瀚调艺术家奇富林,被称为是当今唱得最好的歌手。1996年,准格尔旗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漫瀚调艺术之乡”,2008年,漫瀚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乌珠穆沁旗 长调 长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语叫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长调民歌曲调悠长,歌词内容深长久远,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 东乌珠穆沁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境内,是世界上著名的草原之一。这里流传的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长调的主要产生地和流传区域,也是近现代主要民歌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我国最著名的蒙古族长调歌唱家哈扎布,他被称为是当代“长调歌王”。东乌旗是长调民歌创作最多的地区,近年来,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批乌珠穆沁长调民歌专辑和音像制品,把长调民歌编入中小学校课程规划,蒙授学校开设长调兴趣班。东乌旗连年举办长调大赛、演唱会,营造出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出新人新作,还确认和命名了一批有影响的长调民歌传承人。2005年,长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长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巴林右旗 格斯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