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早期康复护理与脑卒中
【摘要】 将160例脑卒中住院病人随机分成康复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采用Barthel指数(BI)和简易Fug-Meyer积l分评定法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4周后及随访时进行评定。结果入院4周后及出院后随访两组病人得分比较,4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超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93-02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人口老龄化引发全球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康复护理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几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年轻化。虽然临床对脑卒中疾病的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致残率仍然较高。存活者当中86.5%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为使脑卒中病人能有效地恢复其社会生活,国内外学者主张在发病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少致残。我科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0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95例、女65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49岁,平均(54.1+11.3)岁。脑出血65例,脑梗死95例。以上病例均经头部CT或MPI证实,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病人无明显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制订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病情严重程度将脑血管疾病分为轻、中重型[2]。其中轻型60例,中型52例,重型48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及治疗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急性期均用20%甘露醇溶液控制脑水肿,并给予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两组均进行软瘫期和恢复期护理。观察组还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
1.2.1.1 超早期康复护理 发病3d内严密监测及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加强口腔、尿道口等部位的基础护理,维持肢体功能位。正确卧位如下。
肩关节功能位为敬礼位(肩关节外展50,内旋15,屈肘40,使肘与前胸平,拇指指向鼻子,防止内收内旋畸形)肘关节屈曲90和伸直交替位。防止屈曲伸直的变形;腕关节背屈30-40位,手指轻度屈曲,可握直径4CM-5CM的长形柔质软物;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和伸直交替位,伸直时腿外侧可放置沙袋和软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位畸形,足与小腿成90度,以防止足下垂此外,尤其重要的是以下4点端正脚。仰卧时病人脚背翘起与床面垂直90度,患侧下肢保持中立位不向外倾斜。穿T字鞋或用枕头、沙袋等支撑足底和患侧下肢外侧,以防止足下垂、足内翻和髋关节外旋等畸形。抬高患侧手足。脑卒中病人患侧手和足常出现水肿,护理时可用枕头等物垫于手掌和足跟下,以抬高手部和足部,利用重力作用加快血液、体液回流,使水肿得以缓解。被动运动各关节。对瘫痪肢体按运动原则进行被动运动,逐步关节活动,活动范围以正常人的关节活动度为依据,尽可能活动到位,30min/次,每天2次。热敷关节。偏瘫侧关节常出现痛、热。用热毛巾外敷肿、肩、髋、肘、膝关节,手和足在温水中浸泡30min,以舒展关节,缓解关节疼痛(放在被动运动前做可提高疗效)。同时尽量鼓励病人取患侧卧位,并加强该侧的感觉刺激,以利于健侧肢体活动。仰卧位在三种正确卧位中效果最差,鼓励病人尽量少取此卧位。
1.2.1.2 软瘫期及恢复期护理 软瘫期护理。病后48-72h内,在保持肢体功能位的基础上,生命体征稳定,肌张力开始增强,可对肢体做被动运动及按摩,以促进自主神经恢复,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对大脑形成反馈刺激。按摩后进行各关节适度屈伸和关节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幅度由小到大,用力适宜,循序渐进,切忌暴力,以免导致软组织损伤,活动度以不引起病人疲劳为宜。出现自主运动后鼓励病人以自主运动为主辅以被动运动,以健侧带动患侧在床上翻身和进行患侧运动,30min/次,每天2-3次。注意避免碰伤,此期以床上活动为主,并保持3种正确卧位。恢复期护理。病后15-28d,此期重点是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指导病人下床行走,行主动、被动运动,包括体位转换、平衡练习、上肢及手的功能训练以及精细动作的训练、下肢负重训练以及髋、踝关节屈膝、伸练习和语言训练。
1.2.1.3 随访 两组病人均在出院后6个月随访,主要询问肢体恢复情况,并指导加强训练的方法,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2.2 康复评定标准 两组病人均在入院时、4周后及随防时(出院6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