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音乐资源引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体系的思考.docVIP

红色音乐资源引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体系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色音乐资源引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体系的思考   作者简介:张沙沙(1981-),女,籍贯:陕西西安;工作单位: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职务:音乐系教师;讲师职称;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音乐学、音乐教育、文化产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摘 要:当代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体系都必须树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思想,确立中国民族音乐为主干,欧洲音乐及其世界其他音乐文化为枝叶的视唱练耳教学新体系。红色音乐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在高校视唱练耳课程中得到重视。本文试图探究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厚地方院校如何以红色资源为载体,转化为音乐教育教学资源,构建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体系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红色音乐资源;视唱练耳;教学体系   如果说音乐课程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那么价值取向是课程的关键。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育由于受到历史、社会的多种原因,使中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较少地纳入课堂,至今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一直以来是以“欧洲音乐中心论”为价值取向,教授西方大小调体系中的音乐基础理论与作品,中国民族音乐则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只是点缀。当学堂乐歌开启了学校音乐教育学习西乐的先河之时,学校音乐教育在教学实践上就完全打破了清政府当初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框框,音乐教育已经不属于“中学”的范畴,而成为“西学”的领地。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视唱练耳这一重要的音乐教育基础课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消化和吸收,最终引发了学界的一场争论。[1]面对不同文化环境中音乐体系,众多学者立足国情,提出应加重民族音乐在高校视唱练耳中的比重,其结局往往收效甚微,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中国音乐的教学体系。樊祖荫教授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使音乐教育符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就有必要明确和强调传统音乐建设和发展现代民族音乐文化中所起的根基作用,就有必要明确和强调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所应占据的主体地位。”[2]今天,历史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意识取代某一种文化中心已经为全球文化发展潮流,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中的以西洋大小调式为主体的状况亟需改变。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通音乐教育,都必须树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思想,确立以中华文化56个民族的音乐精品为主干,欧洲音乐及其世界其他音乐文化为枝叶的视唱练耳教学新体系。[3]   一、地域音乐资源引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体系的现状   1795年,视唱练耳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正式引入法国巴黎音乐学院,至今已有216年的历史。我国20世纪20年代开始正规的音乐教育教学以来,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设置就一直延续下来,至今也有九十余年的历史。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目标绝不是单一的,对视唱教学的特征与目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理解。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和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它具有技能训练和文化传承的双重性。   长期以来,高校视唱练耳教材中民族音乐文化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从目前正在使用各高校使用的视唱练耳教材看,仍然无一例外地以西洋大小调为主体,民族音乐只是点缀。[4]据张柏铭老师分析:陈洪主编的《视唱教程》收录曲目有207条,中国五声性作品只有15条,占7.25%,显然不符合具有深厚音乐文化底蕴的中国国情;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编写组《单声部视唱练耳教程》中收录的曲目有1109条,地方优秀民歌433首,占42.29%。……为此,我们应尽快将许多民族音乐学、音乐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引入视唱练耳学科体系中,并有选择地编入教材。视唱练耳教材的教学内容,可以设定为中国的民歌、戏曲、器乐、歌舞、曲艺等传统音乐以及近现代中国音乐家的艺术佳作,占教材80%,外国优秀作品占20%。[5]面对这种状况,高校教师应充分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并积极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以增加本民族、本地域的音乐资源作为教学内容。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发布的“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文件中也同样强调了区域音乐引入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文中指出:“在所有国家的正规音乐教育课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土的各种音乐、西方艺术音乐和外国音乐成为课程内容。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本国各民族和各社会群体的音乐”[6]   其实,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出版的视唱练耳教材还是很能体现区域特色。它们基本都是参照苏联模式进行编写的。其代表性教材有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视唱教程》和《多声部视唱教程》,就本国民族音乐选用的情况看,前者达3/4,后者达100%。为建立中国特色的视唱练耳教材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7]但是,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