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理论之德育启.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符号互动理论之德育启   作者简介: 杨昱然,女,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王雅蓉,女,1987―,西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从乔治?H?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向我们阐释了,儿童怎样由玩耍、游戏,到“概化他人”这三个阶段,实现自我的发展。为教师怎样进行更有效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师可以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语言,引导学生认识自我,通过自我的认识,从而形成道德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词: 米德、互动理论、玩耍、游戏、自我、道德认识社会化。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由不能认识自我到可以认识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概念逐渐形成。乔治?赫伯特?米德受到机能主义运动和早期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从而涉足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自我理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自我理论家之一。他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心灵、自我产生的过程和其产生机制。他的研究并不直接涉及德育的范畴,但却为当前德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之自己道德的建构者提供了有力的力量支撑。为德育过程中如何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符号互动理论之简述   (一)“镜中我”的自我概念提出。   库利于1902年就提出了“镜中我”的理论。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通过社会的互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想象起到重要的作用。人会去想象自己在他人的眼中的形象,通过这种想象来判断自己是怎样的人。“人们彼此之间的想象是社会的固定的事实”[1]人们之间彼此就像一面镜子,通过相互的对照来影射出自己。人是社会的客观产物,如果不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人无法认识自己,也无法产生自我的概念。人认识自己的方式,就是对他人眼中自己的反映。在这一前提下,库利提出的“镜中我”的概念,认为“我看人看我”是自我概念的形成方式。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人社会化的过程。库利把自我认识分为三个过程:我们对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进行想象;我们想象这个人如何评价我们;我们因为这种想象里的判断而感觉好或不好。“库利认为通过我们的思想和他人的思想之间对印象和评价的不断的交换,不同的观点取得一致,如此,社会就进入个人的心理,成为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   (二)三个阶段下的自我概念的形成   米德继承了库利的理论,进一步提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并详细的描述了这一机制。他将自我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他人角色”的阶段。第一阶段:当儿童处在幼儿玩耍阶段时,开始无意中的模仿父母或者自己身边经常接触的人的动作,表情。但这种模仿仍然是盲目的无意识、无目的、并且不关注任何规则的。第二阶段:儿童处在玩耍阶段时,儿童开始意识到游戏参与人员的构成和能反映所有参与者共同意愿的规则。儿童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并力求符合游戏的规则,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儿童在游戏过程接收参与者所发出的信号也称“意义符号”,各种意义符号通过对儿童的刺激作用来使其初步认识周围的事物。第三阶段:当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更广泛和深层次的互动,便进入了“概化他人角色”的阶段。这一阶段,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抽象思维,自觉在思维与行动中采用社会共同体所反映的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自我人格便逐渐形成。   (三)“主我”和“客我”对话中的自我   此时,“自我”由“主我”和“客我”两部分组成,并且在两部分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完善。“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是“他在自己的行动中针对那一社会情境做出的动作”[3],“主我”的反应是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他人的态度”,“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有机体作为一个主我对之反应”[4]米德认为自我是凭借“主我”与“客我”这两个可以区分的方面进行的一个社会过程。如果它不具备这两个方面, 就不可能有自觉的责任心, 经验中就不会有新的东西。[5]   当人面对各种道德境遇时,对道德的判断和道德选择以及后果的预计,都是通过内部对话完成的。而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道德素质也正是在这种内部对话机制的反复作用下逐步提升和完善的。因此,个体进行内部“主我”和“客我”的自我对话也是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方法。当面临道德两难时,“主我”与“客我”便进行相互的对话、沟通、权衡,判断并最终做出满意的道德选择。此时,“主我”通常代表个体自我的道德立场,而“客我”实际上是代表社会普遍认可“概念化的他人”的道德要求,在面对具体道德冲突时,二者的态度往往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当人们乘坐地铁时,但当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身边,“主我”内心的第一冲动往往会是犹豫,不愿意放弃舒适的座位,但是“客我”会考虑社会公认的道德选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