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激活”主题图立足生活,“激活”主题图.doc

立足生活,“激活”主题图立足生活,“激活”主题图.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足生活,“激活”主题图 旧县中心小学 陈忠伟 【内容摘要】 北师版教材的使用拓宽了我们数学教师的教学视野,为我们有效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提供了载体。其中主题图的运用可谓一大创新,其生动活泼的情境内容为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熟悉的情境进行数学探究,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本文在与广大教师进行《小学数学主题图应用与开发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中如何对主题图应用与开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尝试与反思,重新分析挖掘了主题图在新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功能价值,同时结合自己在这两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如何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使其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主题图 生活化 巧设 优化 情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色彩明丽,设计了有趣的、现实的、蕴涵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主题情境。主题图的意图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近两年来就以“小学数学主题图的研究与开发”作为学校的校本研究课题。下面谈谈我对主题图的价值和运用方法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与实践: 一、立足生活,化静为动,让主题图“走”出来 北师版教材数学主题图的优点就是它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同时也提示了教学活动的线索与学习方式,这对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用好教材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其内容的呈现上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运用媒体手段、模拟活动等,化静为动,让主题图走出教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首先呈现卷笔刀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列出乘法算式“l2×14=168”,接着呈现一幅供学生讨论算法“12×14”的情境图,然后根据学生讨论的计算思路,展现完整的笔算过程。这样,通过学生试一试,议一议,说一说,展现计算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再有,情境图设计的内容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是通过一些画面和提示性的话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如呈现四人围在一张桌子四周,就是明确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二是注重学生的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如,“圆的认识”这节的情境图,画面内容明确要求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圆,画一画圆,并由此通过教师用圆规画圆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时,教材呈现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用一些提示性的话语,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操作实践以及自学、讨论,交流等活动去感知、理解圆的特征,“圆的周长”的情境图,引导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猜一猜、填一填、议一议等活动,自主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从而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近两年来的教学体验,我深深感到北师版小学数学主题图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学生的生活,让教材中的主题图“走”出来,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通过有效的交流、讨论。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融入主题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立足生活,以人为本,让主题图“活”起来 主题图一方面为学习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提示了教学活动的线索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如通过精美的画面和丰富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数学的情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那么怎样使“死”的图变成“活”的,使它呈现得更加真实、生动呢? 1、以人为本,由静转动。如:一年级上册第72页“连加连减”的主题图,展示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喂鸡,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来了2只,又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那么,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媒体课件展示,把主题图中静止的画面利用多媒体变成生动有趣的动态的过程。让一幅没有生命的主题图赋予的生命。主题图变“活”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学生就更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2、立足生活,故事串联。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新鲜、好奇、亲近的童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如四年级下册第61页“小数点移动”一课

文档评论(0)

ptaos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