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路面工程概述 目 录 1.1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一、道路工程发展历史 1、建国以前: 最早在夏禹时代,有道路里程的概念;以后各朝代道路修筑均有所发展,但缓慢; 到建国前:维持通车8万km,全国1/3的县不同公路,西藏无公路 古代: 唐代2.2万km驿道网 近代:1921年中国修建了第一条公路“长沙-湘潭”51km,1949年8万km 特点:数量少,质量差,标准低。 二、道路工程发展现状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铁路、公路、水运、航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各有特点(载体、覆盖范围、特色、局限性) 2、高速公路现状:总里程4.5万km,全国分布密度不均匀 3、路基路面技术现状(设计方法、使用性能、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早期破坏、重载 三、道路工程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趋势: (1)服务功能方面:安全化(复杂路况、特殊灾害性天气条件、不良地质状况)、智能化(以人为本、彩色、荧光、融雪)、环保化(排水、降噪、低吸热、吸收汽车尾气) (2)技术性能方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寿命延长、性能提升(高温、低温、水稳定性、疲劳) 四、国内外道路工程发展对比 1、国外道路发展 2、70年底进入大发展时期,目前公路网已经基本建成 3、进入全面运营管理阶段 4、国内外道路现状横比 二、路基路面的基本特点(宏观) 1、建筑材料广、地方性、废物利用 2、工程量大 3、线形带状 三、路基路面应具有的基本性能 1. 承载能力:强度与刚度 2.稳定性 3.耐久性(寿命) 4.表面平整度(舒适性、表面特性) 5.表面抗滑性能(安全性、表面特性) 6.具有足够的抗渗透性 7.具有低噪声、低扬尘性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 一、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路基) 1.地理条件(几何) 2.地质条件 3.气候条件 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5.土的类别 第四节 路基土的分类 一、土的划分原则 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场合,划分原则不同,如农业、公路等 公路用路基土,世界各国大致相近,均依据土颗粒的粒径组成、土颗粒的矿物成分或其余物质的含量、土的塑性指标 三、不同路基土的公路工程性质 巨粒土:强度和稳定性好,良好;也可用于砌筑边坡 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良好;还可用于中级路面和高级路面的基层; 砂土:无塑性,强度和水稳性好,但易松散,压实困难 砂性土:良好 粉性土:干时易结块,湿时易流动;毛细作用强烈,须经处理才可使用 粘性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持水能力强。压实方法得 当,排水设施合理也可使用。 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大,塑性大,干燥坚硬,难以施工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一、 公路自然区划 二、 路基湿度状况分析 一、 公路自然区划 为了区分各地自然区域的筑路特性,经过长期研究,制定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见图3—1(见教材)。 一)、区划的原则与分级 1、区划原则 (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 (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 (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2、区划分级 (1)一级区划 以两条均温等值线:全年均温-2℃等值线和一月份均温0℃等值线;两条等高线:1000m和3000m作为一级区划的标志,将全国分成七个一级区,见表3-1 (2)二级区划 二级区划以潮湿系数为主要区分标志 。 在7个一级区划内进一步分为33个二级区和19个副区(亚区),具体见《公路自然区划标准》。潮湿系数K为年降水量(mm)与年蒸发量(mm)的比值,按区内的K值大小分为六个等级,见表3—2表示。 (3)三级区划 三级区划是二级区划的进一步划分。 二、各自然区划的筑路特点 (1)I区——北部多年冻土区:防止翻浆,应采取换土、稳定土、砂垫层等处理方法。 (2)Ⅱ区——东部温润季冻区:防止翻浆和冻胀 。 (3)Ⅲ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黄土对水分的敏感性,干燥土基强度高、稳定性好 。 (4)Ⅳ区——东南湿热区:防止水毁、冲刷、滑坡 。 (5)V区——西南潮暖区: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筑路 。 (6)Ⅵ区——西北干旱区:沥青面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透水性 ;砂石路面经常出现松散,搓板和波浪现象 。 (7)Ⅶ区——青藏高寒区:须按保温原则设计 。 二、 路基湿度状况分析 一)、路基湿度的来源 (1)大气降水 (2)地面水 (3)地下水 、毛细水 (4)水蒸汽凝结水 (5)薄膜移动水 二)、路基湿度状况的预估 1、按所属自然区划和路基潮湿类型估计 (1)干燥类 (2)中湿类 (3)潮湿类 (4)过湿类 通过对各自然区划内不同潮湿类型路基的湿度状况进行广泛调查后,可编制出区分各类路基潮湿类型的临界高度,以及分界相对稠度值,表3—5和表3—6(见教材)列出其中一部分数值可供参考。 四)、路基干湿类型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