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谈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84-01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文明日益进步的21世纪,搞好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提高幼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在幼儿的学前教育后期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广大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应有充分的认识,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自身素养为标榜,引导幼儿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幼教事业,把幼儿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材。   1.形象   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的组织者 ,幼儿教师的精神面貌、职业道德、行为模式、言谈举止、衣着服饰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我认为幼儿教师的形象和道德品质的优劣是影响幼儿园品德教育效果 ,甚至是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幼儿教师的外在形象很重要,自信、真诚更是不可或缺的面貌基础。藤野先生是否打领结的细节始终留在鲁迅的脑海中,可见,教师的仪容也是幼儿关注的部分,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要想真正在孩子们面前树立起最佳形象,幼儿教师不仅要外表美,还要做到语言美,行为美,把外表与心灵和谐地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美。教师的语言其实就是心灵的衣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形象。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在外表上穿着得体,还要用语言美为幼儿树立起美的形象。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2.爱心和童心   随着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幼教队伍已逐渐形成。但是,幼儿教师要做好助教工作不仅应有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有一颗纯洁的爱心,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做好幼教工作的首要条件。为什么对幼儿教师强调要具备爱心呢?这是与幼儿教育对象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爱是幼小儿童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有爱心的教师能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精神营养。爱学生是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而幼儿相对于学龄儿童,更需要以爱心滋润幼小心灵。我们常见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时出现追人现象,即要追跟着一位保教人员。这是由于幼儿入园后,对家中亲人的依恋感很自然地迁移到幼儿园的教师身上,反映出年幼儿童对爱的需要和追求。我们若作进一步的研究便不难发现,被孩子依恋的老师往往都是对孩子态度亲切和蔼的教师。在每一次的师德检查评估活动中,我们都要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向幼儿逐一做调查,问他们:你们最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喜欢她?结果有95%的孩子几乎是同一类答案:因为×老师喜欢我,对我好!×老师总是笑眯眯的。事实表明,幼儿最喜欢有爱心的老师,而且越是年幼的孩子越突出。老师的爱使孩子感到欢快,满足了他们精神的需要。相反,若幼儿得不到老师的爱就会感到失望,不高兴。如果一位幼儿教师对幼儿没有爱心,哪怕琴棋书画技能再好,哪怕外表再美丽,也无法带给幼儿幸福感、愉悦感。   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世界的桥梁。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教师只有在共同的活动中长时间做孩子们的朋友,做具有共同思想的志同道合的同志,才会产生真正的精神上的共性。   3.尊重   尊重教育就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适宜孩子发展的教育环境。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孩子成长的情感需要,从而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促进孩子人格的全面发展。大多数教师是爱孩子的,可是爱并不等于尊重。尊重教育体现为师生互动,重新认识孩子,同时也重新认识自我。教师应该在实践中、在行为中实践,如: 请孩子坐下来谈话、不从窥视孔中看人、不用差生一词、先向孩子问好等做法,正是老师们尊重孩子的体现。而这点点滴滴折射出的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孩子是主体,教师的责任在于服务。教育不是对孩子的消极约束,而是人的自主实现,是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如果教育只是要求孩子遵守,关心孩子外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不注重孩子内心的感受,就不能调动起孩子饱满的参与热情。在教育中,只有调动孩子饱满的参与状态,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将认识水平的提高、情感态度的培养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