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从接受美育开始.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变自己,从接受美育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追求美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需要。因此,美育必然成为当前教育事业中特别引人关注的话题。当然,美是精神世界中真善美的最高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达到这个目标要走很长的路,对此应该有充分准备。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当前,美育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其中重要的原因,一是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实施力度不够,政策引领和督导不够;二是有浅表化、功利化的倾向;三是有形形色色的不良思想意识借助美育的包装在迷惑青少年……在开始重视美育的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长远的战略思考和短期的战术安排。我认为首要解决的是,美育在中小幼教育中地位的认识问题。人们常说:德育搞不好出危险品,智育搞不好出次品,体育搞不好出废品。那么,美育搞不好是什么结果呢?这的确需要我们反思。让我们先从一起高才生投毒杀害同学的案件说起:复旦大学高才生林森浩投毒杀害同学黄洋,在一审宣判死刑之前,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访。专访中,他告诉记者,对于自己性格中的“矛盾”,他自己都无法解释。不过,在他断断续续的回答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记者:你能解释吗?就是自己性格中这种巨大的反差。林森浩:……可能还是跟我做事不计后果这个习惯有关。伤害别人身体的这种行为,好像在我这里不是我的一个底线。记者:为什么这么最基本的东西,当你长到这么大,而且你的智商这么高的时候,反而没有具备?林森浩:不知道。我觉得这些东西是需要学习的,就是你头脑里的底线,你做事的习惯方式、思维方式都是需要你学习的。除非你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在你的家庭、周围环境存在那种很强烈的、反反复复的刺激,导致你头脑里从小就形成这种习惯。要是从小没有,那么你长大之后要学习,必须是要自己经过反复不断地强化。记者:你学习过吗?林森浩:我没有,跟我的成长路程有关。因为一路走来,就是说成绩都还一直可以,在别人看来可能有点自以为是。从这段谈话可以看出,林森浩不敬畏生命,缺少“不能伤害别人身体”的底线,这是因为他从小缺乏这种对自己和他人美好人生负责的教育,长大以后也没有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应该说不只是他认为的习惯)。不敬畏生命,不懂得如何让生命走向美好,不理解什么是美好的人生,这就是林森浩虽然知识渊博,但是仍沦为杀人犯的重要原因。而从林森浩的个案出发,站在教育工作的角度,我们应该做更深层的反思。缺少触及灵魂的教育林森浩作为高分考入复旦大学的学生,他的“智”应该说没有问题;林森浩是班干部,在父亲印象中是“曾经孝顺、善良的儿子”,父亲认为孩子的“德”,至少不应该差到去杀人。可是活生生的现实告诉我们,林森浩就是杀人犯。法庭最终宣布:“林森浩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为什么高才生成为杀人犯?他自己说的是“我做事不计后果”“伤害别人身体的这种行为,好像在我这里不是我的一个底线”。他自己说不清楚的原因,其实就是“最基本的东西”的缺失。这个“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实际就是在他内心世界中,缺失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一个大学的高才生竟然缺乏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说明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很少能触及这位“高才生”的灵魂,这难道不应当引起我们对教育整体工作的深思吗?在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纲要中,甚至在课本的编写中,不乏各种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的内容。然而为什么没有进入学生的心灵?怎样才能使教育触及灵魂呢?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好看”“好听”叫作美,这只是从给人感官上的愉悦方面说的。人类的美,应该说有更深刻的意义。所谓美,就是人类在实践创造的基础上,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并且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形象。建筑工人欣赏自己建造的高楼大厦,农民欣赏自己辛勤培育的庄稼,艺术家欣赏自己呕心沥血孕育的作品,教师欣赏自己循循善诱而主动发展的学生,家长欣赏自己千辛万苦拉扯大的孩子,学生幸福地看到自己在健康发展:这才是美!所以说,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的对象化,才是美的本质。如果我们的审美教育没有达到这样的层次,自然不会进入人的内心世界,也无法触及灵魂。没有美育,就是半截子教育真善美是人类一切理想境界的最完整标志。“真”侧重于人掌握客观规律;善侧重于掌握人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只有满足自己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才能达到善;而美则侧重于在前两者的前提下,超越真(例如过去梦想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和善(例如道德中的诚实规范,做好事不留真名)各自的片面性,比较自由地、自主地把握客体,从而充分地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也就是最高的美的境界。蔡元培曾经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他强调:美育是辅助德育完成的有力工具。也就是说,美育就是这样一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净化人的精神的工具,它的作用是帮助德育完成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