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水平井轨迹控制.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向、水平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钻井欠平衡井控技术服务公司 目 录 特殊工艺钻井概念 井眼轨迹控制原理 底部钻具组合及其特性 井下动力钻具造斜率的预测方法 转盘钻具组合的力学分析方法 参数研究——影响因素分析 高效防斜理论 测量与计算方法 特殊工艺钻井概念 预置轨道,是指按勘探或开发目标要求设计出的井眼轨道,其基本类型包括直井,定向井或水平井,等等。 沿预定轨道偏离垂直方向而钻达地下目标层位的井,称为定向井;将定向井的井斜增大到86度以上(90度左右)并在油藏内部钻进一定长度的井,称为水平井。 定向井和水平井可通称为斜井,其井眼形状不同于传统的直井,最明显的特点是斜井从井口到井底有一个“大斜度水平位移”。在一个井场或海洋平台上钻出多口井,这些井组合起来称为丛式井。 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由于经常遇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出于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考虑,打直井难以实现预期目标,而打斜井及丛式井则可扬长避短、兴利除弊,获得理想的效果。 特殊工艺钻井概念 水平位移(displacement or closere distance) 井眼轨迹上的任意一点与井口铅锤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水平位移”。也称该点的闭合距 视平移(vertical section) 特殊工艺钻井概念 高边(High side) 定向井的井底是个呈倾斜状态的圆平面,称为井底圆。井底圆上的最高点称为高边。从井底圆心指向高边连线的方向称为高边方向。高边连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所指的方向线为井底方位线。 工具面角(Tool face angle) 它是表示造斜工具下到井底后,工具面角所在位置的参数。工具面角有两种表示方法:1.重力工具面角(高边工具面角) 2.磁性工具面角 井眼曲率 在定向钻井中,井眼曲率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井眼曲率过大会给钻井、采油和修井作业造成困难。因此,在定向钻井过程中,应控制最大井眼曲率的最大值,一般取5°-12°/100m,最大不超过16°/100m。 特殊工艺钻井概念 1.高边工具面角:指以高边的方向线为始边,顺 时针转到工具面与井底圆平面交线上,所转过的角度。 2.磁北工具面角:高边工具面角加井底方位角。 磁偏角(Declination) 在某一地区内,其磁北极方向线与地理北极方向线的夹角。计算方法是以地理北极方向线为始边,磁北极方向线为终边。顺时针为正,逆为负。 定向、水平井的主要用途 在地面上难以建立或不允许建立井场的地区,要勘探开发地下的石油等资源,唯一的办法是从该地区附近打定向井; 在海洋或湖泊等水域上勘探开发石油时,最好是建立固定平台或从岸边打定向井和丛式定向井; 可使用定向井饶过所钻遇的地下复杂地层或障碍物等; 打定向水平井和复杂结构井,可扩大勘探效果及提高开发效益和采收率; 在发生卡钻、断钻及井喷着火等恶性钻井事故的情况下,用侧钻井、救援井来处理这类事故最有效。 Selection of Well Profiles 复杂结构井示意图 1、井眼轨迹控制原理 1、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因素: 钻头:特殊结构,侧切特性,各向异性 地层:岩性,可钻性,各向异性,几何产状 钻头作用力:钻压,侧向力,钻头转角,扭矩 高压射流作用:清洗碎屑,辅助轴向破岩 2、钻柱及其底部钻具组合(BHA)分析 确定钻头对地层的机械作用力:井斜力和方位力 确定钻头指向:转角 确定钻压及钻头扭矩 确定钻柱或BHA任一点内力和挠度 3、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模型——三维钻速方程 石油钻井中使用的牙轮 钻头 钻头的各向异性钻井特性 地层的各向异性钻井特性 实钻地层的各向异性划分 Formation A: Ir1Ir21 (DdipDstrDn) Formation B: Ir1=Ir21 (Ddip=DstrDn) Formation C: Ir1=Ir21 (Ddip=DstrDn) Formation D: Ir1Ir21 (DdipDstrDn) Formation E: Ir2Ir11 (DstrDdipDn) Formation F: Ir11Ir2 (DdipDnDstr) Formation G: Ir1Ir2=1 (DdipDstr=Dn) Formation H: Ir2Ir11 (DstrDdipDn) Formation I: Ir21Ir1 (DstrDnDdip) Formation J: Ir1Ir2=1 (DdipDstr=Dn) Formation K: Ir1=1Ir2 (Ddip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