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省盘锦市xxx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xxx东风镇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执行单位名称:xxx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基本情况 3
1.1 自然概况 3
1.2 社会经济状况 3
1.3 专业合作社状况 3
1.4 水利工程现状 4
第二章 建设内容 6
2.1 建设地点 6
2.2 建设工期 6
2.3 建设标准 6
2.3.1 综合标准 6
2.3.2 灌溉标准 7
2.3.3 排水标准 7
2.3.4 排水模数的确定 7
2.3.5 改良土壤标准 8
2.3.6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标准 8
2.3.7 农田防护林标准 9
2.4 建设内容 9
第三章 工程设计 12
3.1工程设计原则 12
3.2土地利用规划 12
3.3 工程设计 13
3.3.1水利措施 13
3.3.2农业措施 15
3.3.3林业措施 16
3.3.4科技措施 17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 18
4.1 施工建设条件 18
4.2 施工工序 18
4.3 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 19
4.4 施工方法 20
4.5 施工队伍 21
4.6 施工监理 21
第五章 投资预算 22
5.1编制依据 22
5.2材料用量 22
5.3工程预算 22
5.4项目资金筹措方案 30
第六章 效益分析 31
6.1经济效益 31
6.1.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31
6.2社会效益 32
6.3生态效益 33
第七章 项目组织管理 34
7.1成立机构 34
7.2项目管理 34
7.3运行管理及管护制度 35
附表:
1、项目概要表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明细表
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效益估算表
4、工程量表
5、单价表
附图:
1、项目区规划图
2、单项工程布置图
3、单项工程设计图
前 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政策导向,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全社会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的氛围更加浓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更加有利。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新的生产经营主体,在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其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中坚力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适时调整扶持政策,多渠道、多环节给予扶持,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筑面积平方米1)综合治理项目区内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项目区内达到有效多层次利用,做到一水多用、一地多收。
(3)项目区基本实现田成方、地成条、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实现大地田园化,工程建设一次达标,力争在第二年内达到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标准。
2.3.2 灌溉标准
(1)项目区建成后,形成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65%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达75%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0.6。
(2)水田引水渠首工程,渠道及附属建筑物配套,达到省水利水电设计标准,支、斗、农渠系畅通,桥、涵、闸建筑物配套。
(3)推行先进的节水措施。一是采取集中育苗、旱播、早播、一次泡插等技术,二是实施旱耙压、旱整地达到节水目的。二是通过节水管灌工程节省水源,三是通过田间工程,建筑物工程配套后,达到渠系相通,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田间回归水,达到节约用水。
2.3.3 排水标准
(1)项目区中低产田改造水田骨干排水工程治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标准,最大三日降雨在3天排除。
(2)排水渠系配套畅通,达到排水有出路,断面,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田间工程建筑物配套齐全。
2.3.4 排水模数的确定
根据1996年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辽宁省中部平原及东南沿海涝区排水模数分析》的规划结果,采用大洼站设计排水模数为:水田0.29m3/s/km2,根据大洼灌区的作物种类,大洼灌区地表水模数确定为0.32 m3/s/km2。
2.3.5 改良土壤标准
(1)实行沃土工程
①不断增肥地力,项目区每年亩施农家肥1.5吨,使用土壤有机含量提高近0.1%。
②土壤监测体系建设县建立土壤检测化验室,乡镇建立检测网点。
③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数据库。
④土壤检测平衡,进行科学施肥。
⑤建设期低产田块深翻一次,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渗水压盐能力。
⑥通过稻田养蟹、养鱼增加土壤有机含量和改善稻田生态环境。
⑦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不使用剧毒高残留化学农药。
(2)渍害田盐碱地改良
①排渍沟按3日降雨220mm不淹田为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