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2、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均平”口号的发展 1、黄巢:天补均平 (“均平”的提出,在农民起义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 2、王小波、李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随着历史经验的总结,农民起义口号的迷信色彩逐渐淡化,所提问题逐渐指向封建制度本身,而且越来越明确、具体和系统 ) 3、钟相、杨么:等贵贱,均贫富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等贵贱”的口号 ) 4、李自成:均田免粮 (李自成起义在中国历史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均田免粮”的口号已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当时农民起义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 5、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这个口号继承了先前“等贵贱,均贫富”的具体内容,又用基督教的形式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的蓝图,确实是进步了 ) 天京事变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把中国旧式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理论,不能正确知道斗争 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不能把西方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分别开来 敌人力量强大 教训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校邠庐抗议》 2、主要的洋务事业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兴办近代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小结: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都以失败告终,说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都无法挽救中国;改良的道路也无法拯救中国!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同时,它传入国外新的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运动冲击了封建观念,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9世纪90年代以后,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变法维新的思潮。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随后,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在维新派的积极活动下,1898(戊戌)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自强”。实行新政。至9月21日止,在103天里维新派通过光绪皇帝发布了一百多件新政命令,宣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史称“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维新运动顷刻失败。 “百日维新”期间,慈禧太后仍掌握着实际大权,为阻挠新政的实施,她将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革职,并将用人权,军权等各项大权牢牢掌握于手中,伺机推翻新政。9月21日,她勾结顽固派官员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法令,杀害了谭嗣同、林旭等“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

文档评论(0)

sk386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