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实践....doc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缘由
(一)现状分析
上了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资料收集、辨析能力相当薄弱,而这并非一朝一夕能练就的,这无疑阻碍了教师的课堂调控与目标的达成,由此本人认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应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目前我们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还没有清晰的理性认识,对信息素养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地位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从本校二年级小学生的一份调查卷中发现, 90%的学生不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9%的学生不会主动为了学习去查找资料获取知识。如果老师需要学生去查找资料,只有35%的学生会去查找。有些学生即使查到一些资料也不会选择,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用。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常见学生回答问题时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读,却无力针对资料有选择地介绍并谈自己的理解可见,教师忽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文化素养以及信息技能非常薄弱。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初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
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体现为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其中还涉及信息意识、信息理论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引入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信息意识的培养,主要是指让他们初步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使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能主动为解决问题去查找资料。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的目标是,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初步获取、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它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它并不是单一的技能问题,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它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与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学习及终身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了解和运用;必须拥有多种信息技能:如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检索,对所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等等。可以说,完整的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三、研究的理性认识
一 本课程目标不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总目标和分目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出要求,力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达到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统一发展。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意识和能力,正是“课程目标”有效实施的必备条件。
二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课程性质就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而本课程把“乐于探究”的价值作为课程总目标的一个构成要素,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从小就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勤于动手、动脑、养成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探究的方法,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去采撷、捕捉生活课程的辅助资料,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
三 按照杜威的观点,理解在本质上是与动作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以及事物怎样做有密切关系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交互进行的,是在“做中学”展开的。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包括新概念的提出,知识重点的展开和难点的化解以及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往往需要学生亲自操作才能完成。这种方式适合儿童喜欢自主参与、探索体验的心理特征。它是学生获得学习动机的原型,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思路: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激发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可以扩大眼界,提高文化素养……
1、从游戏中来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往往是坐不住,对于单调的逐渐有些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学生的。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学习内容应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