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測.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學學測

近十年學測中的諧謔小品及其試題分析 一、諷刺類 1. 95年學測第5題: 「阿堵」是六朝以來習見的稱代詞,猶如現代所說的「這個」。《世說新語》記載雅尚玄遠的王衍不屑講「錢」字,而稱之「阿堵物」,因此後世文人多以「阿堵物」稱代錢。下列文句中,「阿堵」所稱代的對象不是「錢」的選項是: (A)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任是親兒女,還隨「阿堵」移 (B)蒓絲老盡歸不得,但坐長饑須俸錢。此身不堪「阿堵」役,寧待秋風始投 檄 (C)秀才竊喜,自謂暴富,頃之,入室取用,則滿室「阿堵」物皆為烏有,惟 母錢十餘枚寥寥尚在 (D)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 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說明: 這一題的題型很特別,因為諧謔小品不是出現在題目引文,而是出現在選項當中,將之歸類為諷刺是因為題幹的敘述,「阿堵物」稱代錢的典故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婦欲試之,令婢以錢遶牀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婢曰:『舉卻阿堵物』」,:。 這題考學生是否能從上下文推斷「阿堵」在短文中的意思,選項分析如下: (A)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任是親兒女,還隨「阿堵」移→本詩出自明代 凌濛初的《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十六卷,意思是社會人情從人的態度冷淡 或熱情可以看出來,人的臉色好壞也會因為對方的地位高低而不同。即使 是自己的親兒女,態度都會隨金錢而有所轉變。此處的「阿堵」和題目中 的一樣,都是指錢。 (B)蒓絲老盡歸不得,但坐長饑須俸錢。此身不堪「阿堵」役,寧待秋風始投 檄→出自南宋陸游的〈思歸引〉,意思是人就像蒓菜,若是枯萎了就回不 去自己的家鄉。我因長久生活匱乏困頓,所以需要薪俸。然而我不堪再被 金錢奴役,寧可拋棄秋天徵召的公文。此詩道出陸游為「錢」所困的情形, 因此「阿堵」也是指錢。 (C)秀才竊喜,自謂暴富,頃之,入室取用,則滿室「阿堵」物皆為烏有,惟 母錢十餘枚寥寥尚在→本文出自清代蒲松齡的《聊齋誌異?雨錢》,意思 是說秀才很高興,以為自己發大財了,過一會兒進入房間中想要拿錢出來 用,發現原本整間滿滿的錢全都化為烏有,只剩下他原本的十幾枚母錢, 還散落在地上。這個故事曾被選入國中國文教科書,學生不難從後面的「母 錢」判斷前面的「阿堵」也是指錢。 (D)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 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本文出自《世說新語?巧藝》第十三則, 描述顧長康替人畫像,有時候好多年不畫上眼睛。人家問他為什麼?他說: 「四肢的美好與醜惡,與神妙無關;摹畫人像傳神與否,皆在眼睛中。」 可以從前面的「目精」判斷「阿堵」是指眼睛而言,而且這篇短文與錢無 關,所以此選項為正確答案。 2. 96年學測第9題: 閱讀下文,敘述正確的選項: 昔有雄雌二鴿,共同一巢。秋果熟時,取果滿巢。於其後時,果乾減少,唯半巢在。雄瞋雌言:取果勤苦,汝獨食之,唯半在!雌鴿答言:我不獨食,果自減少!雄鴿不信,瞋恚而言:非汝獨食,何由減少?即便以嘴啄雌鴿,殺。未經幾日,天降大雨,果得潤,還復如故。雄鴿見已,方生悔恨:彼實不食,我妄殺他!」(百喻經一鴿喻) (A) 雄鴿 (B) 雄鴿,以於誤殺雌鴿 (C) 雌鴿吃了果子,卻寧死不肯承認 (D) 雌鴿沒吃果子,果子是被偷走的 本文出自佛教經典《百喻經》,《百喻經》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像一篇簡短的寓言,有許多幽默可笑的故事,內容也極具諷刺性。這篇〈一鴿喻〉就是藉鴿子的故事來諷喻人,故事敘述有一對鴿子在秋天時採集了很多果子,把整個巢都堆滿了,後來果實漸漸乾了,原先滿巢的果子只剩下半巢,雄鴿認為是雌鴿偷吃的,因此很生氣地把雌鴿啄死了,過幾天下大雨,果子受潮又膨脹回原來的樣子,雄鴿才發現自己錯怪了雌鴿,但雄鴿再後悔也於事無補,只能暗自悔恨自己太衝動。人何嘗不是和雄鴿一樣,總是在事情已無可挽回時才幡然悔悟,但傷害已造成,只能哀嘆、後悔。 這個故事對學生來說不算太難理解,可以從文章中的關鍵字詞判斷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項分析如下: (A) 雄鴿 知道事情真相後是後悔的。 (B) 雄鴿,以於誤殺雌鴿 偷吃而殺了牠,和故事內容相符,所以此為正確答案。 (C) 雌鴿吃了果子,卻寧死不肯承認 (D) 雌鴿沒吃果子,果子是被偷走的 吃。 3. 100年學測第10-11題: 閱讀下列二段引文,回答10-11題。 甲、孫必振渡江,值大風雷,舟船蕩搖,同舟大恐。忽見金甲神立雲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諸人共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