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11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生虫11详解

第十一章 弧菌科 李向阳 弧菌科 一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直杆状的革兰阴性细菌 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许多菌株生长需要2%~3%氯化钠 大多数菌株氧化酶阳性 具有一端单一鞭毛、运动迅速 弧菌科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水中最为多见。其中有一些种对人类致病。 弧菌科(Vibrionaceae) 弧菌属(Vibrio)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 发光杆菌属主要存在于海水中,对人类不致病 第一节 弧菌属 弧菌属(Vibrio)共有36个种。其中有12个种与人类感染有关 霍乱弧菌 引起霍乱 副溶血弧菌 引起食物中毒 弧菌属 与人类感染有关的弧菌属细菌 霍乱弧菌 O1群霍乱弧菌(V. cholerae O1 group) O139群霍乱弧菌(V. cholerae O139 group) 非O1群霍乱弧菌(V. cholerae non-O1 group) 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aemolyticus)、 霍利斯弧菌(V. hollisae)、拟态弧菌(V. minicus)、河弧菌(V. fluvialis)、创伤弧菌(V. vulnificus)、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少女弧菌(V. damsela)、麦氏弧菌(V. metschnikovii)、辛辛那提弧菌(V. cincinnatiensis)、弗尼斯弧菌(V. furnissii)、卡佳丽弧菌(V. carchariae) 临床意义 主要引起人类腹泻,也可导致肠道外感染如伤口感染、败血症等 氧化酶均阳性 除麦氏弧菌外 能发酵葡萄糖,对弧菌抑制剂O/129敏感 钠离子能刺激其生长,有些菌种在无盐条件下不能生长,称为嗜盐菌(halophilic bacteria) 多数能在血平板或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在血平板上可呈现α、β或不溶血菌落。 在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如含乳糖或肌醇的麦康凯平板,许多致病性弧菌可以生长,形成糖类不发酵的菌落 一、霍乱弧菌 (一)临床意义 霍乱弧菌(V. cholera)是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 目前有155个血清群 其中O1群有古典(classical)和埃尔托(El-Tor)两种生物型 在自然情况下,人类是霍乱弧菌的易感者 自1817年以来,已发生七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均由霍乱弧菌的O1群引起 前六次为霍乱弧菌的古典生物型 第七次为埃尔托生物型 自1992年10月起分离到新的血清群O139,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或散发病例报告 致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胃液中的胃酸可消灭食物中的霍乱弧菌 但在胃酸降低时,或摄入大量的霍乱弧菌时,霍乱弧菌可以从胃进入肠道。 进入肠道的霍乱弧菌通过鞭毛运动穿过肠粘膜表面的粘液层,通过菌毛定植于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繁殖 产生由染色体介导的对热不稳定的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 CT)而致病 O1群和O139群的致病机制和过程是一样的 CT(cholera toxin) 结构基因是ctxAB操纵子 由A和B两个蛋白质亚单位组成 A亚单位分子量为21 812Da,由240个氨基酸组成,在成熟过程中由蛋白水解酶切割成A1和A2两部分,以二硫键相连 A1为毒素活性单位,通过B亚单位结合细胞膜上GM1受体的通道或“内吞”进入细胞内,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酶),使细胞内cAMP大量增加。快速向细胞外分泌水和电解质,使肠腔内水、钠潴留,导致呕吐和腹泻,机体陷于缺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状态。 B亚单位分子量为11 677Da,由103个氨基酸组成,为5个单体组成中空的寡聚体。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GM1受体结合 其他致病物质 El-Tor生物型能产生不耐热溶血素和血凝素 不耐热溶血素 具有溶血活性、细胞毒、心脏毒和致死毒性 El-Tor生物型的溶血特性可发生变异 血凝素 能凝集鸡红细胞 能被D-甘露糖抑制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 新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革兰染色阴性,弧形或逗点状 在患者“米泔水”样便中,可呈头尾相接的“鱼群”样排列 菌体一端有鞭毛,悬滴观察时呈“穿梭”样运动 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O139群有荚膜 2. 抗原成分 不耐热的H抗原 为共同抗原 耐热的O抗原 具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是霍乱弧菌分群和分型的基础 分型 根据O抗原的不同,现有155个血清群 O1群、O139群引起霍乱 O139血清群的抗原编码基因中出现了36kb的新基因 缺少了O1群高分子量的O抗原侧链 与O1群抗血清无交叉反应,但可与O22血清群和O155血清群产生交叉反应,遗传学特征和毒力基因与O1群相似。 O2群~O138群血清群 可引起人类的胃肠炎,不引起霍乱流行,称之为非O1群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