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二聚体测定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D二聚体测定详解

D-D二聚体测定 及其临床意义 (D-Dimer) 一、简介 D-二聚体(D-Dimer)是交朕纤维蛋白(Fb)在纤溶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反映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可以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志性物质。D-二聚体检测以简便、快捷、经济、安全、无创伤性为特点,其高度的敏感性和阴性预示能力,在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排除,DIC的诊断及溶栓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二、临床意义 1、DVT和PE 的排除 D-二聚体检测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用于排除静脉血栓性疾病(如DVT和PE 等)。目前临床结合验前概率(pretest probability, PTP)同时检测患者D-二聚体浓度,来排除DVT 和PE。当PTP 评估为低、中风险,D-二聚体检测cutoff 值为阴性(0.5mg/L FEU),即可排除DVT 和PE,无需再做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PTP评估为高风险,D-二聚体检测cutoff 值为阳性(0.5mg/L FEU),不能排除血栓性疾病,提示有发展为DVT、PE、DIC 等的可能,需做进一步的检查。研究表明,D-二聚体检测结合PTP 可使30-35%怀疑有DVT/PE 的病人免受进一步检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费用。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作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性物质,D-二聚体在DIC 的诊断和病程监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DIC 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体内凝血和抗凝机制失衡导致弥漫性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在DIC 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体升高,比FDP更灵敏,而且随病程的发展,D-二聚体可持续升高达10 倍以上。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DIC 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 3、溶栓治疗的监测 D-二聚体可作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在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一般有以下特点:①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②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③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恢复正常的D-二聚体是停止溶栓的指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疾病的溶栓治疗,D-二聚体峰值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在急性心梗、脑梗溶栓后1~6h D-二聚体达到峰值,24h降至溶栓治疗前水平;而在DVT 溶栓治疗时,D-二聚体峰值常出现在24h 或以后。对于慢性期DVT 患者,溶栓前D-二聚体含量高于正常,而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不升高,或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说明此时仅有少量新鲜血栓形成,大部分为机化的陈旧血栓,溶栓常不能收到满意效果。另外,溶栓治疗结束后,应定期观察一段时间的D-二聚体的变化以防血栓复发。 4、多种疾病引起D-二聚体升高的动态监测 在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恶性肿瘤,手术或创伤后,妊高症、先兆子痫,严重感染,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口服避孕药,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可能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选择恰当时机动态监测D-二聚体的变化,可为临床预防血栓形成,病情转归评估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D-D二聚体产生原理 四、测定原理方法 INNOVANCETM D-DIMER 是一种采用高灵敏和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用于人血浆中D-二聚体的定量测定。它创新加入了封闭液对潜在干扰物质(嗜异性抗体、脂血和胆红素)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它的高灵敏性确保比现行的D-dimer 结果更准确和精密。 新的参考范围和决策阈值: 参考范围:≤0.59 mg/L FEU VTE 的排除Cut-off*值:0.50 mg/L FEU 五、检测结果的解释问答 1、D-二聚体检测如何排除静脉血栓性疾病? 答:当D-二聚体检测结果小于某一临界值时(0.5mg/L FEU),结合验前概率评估,中、低风险的疑似患者可排除DVT和PE,无需再做进一步检查;当检测结果0.5mg/L FEU,不能排除静脉栓塞性疾病,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评估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必要时进行动态观察。 2、为什么要结合验前概率检测D-二聚体对DVT 和PE 进行排除查? 答:没有一个简单的实验可以诊断血栓。验前概率(pretest probability, PTP):是指在诊断试验报告之前判断发生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具有某种病史的特定患者在一定临床条件下,根据特有症状所得到相应诊断。验前概率是根据临床表现评估患者罹患血栓的风险程度,与D-二聚体检测结合应用,可排除中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