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趋势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趋势
?一、从书本实验取材,注重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拓展、综合等改造
?(07重庆理综第27题)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方案 反应物 甲 Cu、浓HNO3 乙 Cu、稀HNO3 丙 Cu、O2、稀HNO3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 。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 。
(3)上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 。理由是 。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操作步骤为 ,实验现象为 ;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3)丙;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4)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没有处理尾气。
二、逆向设问。以前考“气密性检验方法”,现在考“关闭某活塞给某处微热的目的是什么”;以前考“发生倒吸的原因”,现在考“不会发生倒吸的原因”;以前考试剂的作用,现在考用什么试剂 。
?(07上海化学第26题)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右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 、氢气 _____ 。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_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 、? 离子。
?答案:(1)a、b
(2)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不会。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氢两种气体
(4)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4NH3十5O2 4NO+6H2O
(6)NH4+ 、NO3-
?三、关注实验细节和边角知识,这样可以将“亲手做过实验”的学生与“没做过实验”的学生区分开来。
?2007年广东化学10题“排滴定管气泡的方法”、“取分液漏斗上层液体的方法”;2007上海考“泥三角”、“萃取后物质的分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科学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要求学生不仅在学校中动脑动手,更要在生活中用心用眼去观察。学校化学实验虽然不断被冠以“重视”、“加强”的词语,但高中实验教学始终停留在多动眼、多动耳、多动嘴、少动手的“学”实验和机械动手不动脑的做“实验作业”状态,始终落后于高考实验命题的改革。
?四、学会读懂图表信息。(江苏07有三道大题是以表格数据的形式给出信息)
?(07海南化学第17题)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金属质量/g 金属
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丝 0.7 50 20 36 250 4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 0.10 丝 1.1 50 2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
?答案:(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1和2;
(2)1、3、4、6、8;2、5
(3)反应温度;6和7;8和9;
(4)因为所有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2013.doc
- 七下第1920课教学案.doc
- 七下科学第二章.doc
-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卷.doc
- 河南理工大学高等数学提高试卷.docx
- 七下第11课宋朝的社会生活.doc
- 高电压总复习.ppt
- 七下第10章提高班练习.doc
- 七下科学第二章运动和力测试(一).docx
- 河南省2004年中考物理试卷.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