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叙述句

叙述句、古代汉语的语序 古汉语通论(八) 概 念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行动变化的。 注意: 谓语词性:动词 语义特点: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 古今汉语叙述句的相同点 冬,晋文公卒。 晋侯秦伯围郑。 初,郑武公娶於申。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公赐之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左传·僖公三十年》 《左传·隐公元年》 《左传·僖公四年》 《左传·隐公元年》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马逸不能止。 虎求百兽而食之。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左传·成公二年》 《战国策·赵策一》 例句结构分析: 冬,晋文公卒。 晋侯秦伯围郑。 初,郑武公娶於申。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公赐之食。 状,主 谓 主(并列短语) 谓宾 状,主 谓 补 主 状 谓 宾 主 谓(双宾语)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马逸不能止。 虎求百兽而食之。 主 谓(兼语结构) 主 谓1 谓2 主 谓1 宾1 谓2 宾2 古今汉语叙述句的异同点 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到: 相同之处:语序均为SVO 差异表现在: 引进地点的状语的位置,如“於申”。 另外,有差异的句式还有: 双宾语句 宾语前置句 动量表达形式 被动式 双宾句 定义 双宾语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直接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间接宾语表示谓语动作的方向(对谁做)或动作的目标(为谁做),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但它不能单独存在。它和直接宾语组成双宾语。 古今汉语双宾语的共同点 动词: 告谓类动词、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 宾语所指: 直接宾语指物,间接宾语指人。 两个宾语的位置: 间接宾语放在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方言中情况不同) 古今汉语双宾语的共同点·举例 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多予之重器。《战国策·赵策四》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古今汉语双宾语的不同点 主要表现在动词方面: 1、古代汉语不仅告谓类动词、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普通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 2、有经常带双宾语的动词“为”。 普通及物动词的双宾语句式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孟子·告子下》 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年》 动词“为”的双宾语句式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左传·宣公二年》 重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成公三年》 吾不忍为之民也。《战国策·赵策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古代汉语双宾语句式的翻译(一) 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古代汉语双宾语句式,翻译时句式、语序不需要改变。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汉语双宾语句式,翻译时句式、语序要作变化。 古代汉语双宾语句式的翻译(二) 变化方式: ★普通及物动词的双宾语句式翻译时,通常会借助介宾短语,句式变化为“介宾·动词”这样的状中结构。 ★动词“为”的双宾语结构翻译时,“为”的意义要随上下文而定,同时要么在直接宾语前面添加合适的动词,句式变化为兼语结构;要么句式变化为“介宾·动词”这样的状中结构。 古代汉语动量表达形式 现代汉语动量表达的形式 动词+数词+量词 古代汉语动量表达的形式(一) 基本形式:数词+动词 “数词”做状语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宣公二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古代汉语动量表达的形式(二) 强调形式:动词·者,数词 数词作谓语 於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三》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古今汉语动量表达形式的不同 1、动量词的有无 2、数(量)词与动词的位置不同 3、强调形式不同 古代汉语动量的强调:V者,Num 现代汉语动量的强调:提问? 注意: 量词产生的比较晚;名量词的产生比动量词早;量词泛化使用的情况古今都有。 宾语前置 界定 古今汉语动宾结构(介宾结构)的基本语序都是动词(介词)在前,宾语在后,但是在某些条件下宾语前置位于动词(介词)之前。这是古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 这不属于起强调作用的临时倒装,而是要受到一定的条件制约。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条件 教材271-272页。 其一:必须是疑问句, 其二: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 二者缺一不可。这种句式的规则比较严格,例外很少。 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一)·疑问代词+动词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人称) 乡人长於伯兄一岁,则谁敬?曰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