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教学目的及要求:全面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掌握民用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的方法。 重点:民用建筑的平面设计、剖面设计。 难点:建筑的总平面设计。 9.1 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总平面设计:简称为总平面设计,也称场地设计。 设计内容: ①场地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建设条件、规划要求 ②场地平面布置:确定建筑物平面间的关系 ③交通组织设计:组织道路、出入口、广场、停车场 ④竖向设计:安排设计高程 ⑤管线综合设计:水、暖、电、气等管线敷设 ⑥绿化与环境保护: ⑦技术经济分析: 一、场地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查看地形图,确定建筑布置地段、室内外标高 场地平整:平坦地形: 0.3%的排水坡 高差起伏大:修整场地 山区:建筑错层 2)气象条件 A:太阳入射高度角: 控制建筑日照间距D=(H-H1)/tga B:气温:决定建筑保温、隔热要求 C:风向:确定总平面布置。 如污染源安排在下风位。 建筑物冬季防风、夏季通风问题。 D:降雨量:设计场地排水、建筑物雨落管布置 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A:建筑物选址; B:基础设计、施工; C:地下室防潮防水做法。 2、环境条件 1)区域位置: 决定场地使用方式、场地布局。 确定建筑主要出入口方向(人流、货流) 2)周围道路及交叉口情况。 建筑物主要出入口避免直对城市主干道交叉口, 场地机动车出入口优先选择在城市次要干道上。 3)周围的建筑和绿化情况。 使建筑形态、尺度与环境协调统一。 4)市政设施条件 确定建筑管网与城市管网接入方式和接入点 3、现状条件 与保留建筑物、构筑物及绿化的关系 4、规划要求 1)用地控制:由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控制 A: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和建筑基地的分界线 后退红线要求:距该线一定宽度内不允许修建永久建筑。 控制要求:建筑物(台阶、平台、基础、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入红线。 B:建筑红线 :建筑用地相互间的分界线。(以建筑物基底位置作为控制线) 2)容积率 :基地内各类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多层建筑:容积率为1-2,高层建筑:容积率为4-10。) 3)建筑密度: 场地上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场地总面积的比率。 4)停车泊位: 指场地内必须提供的最小停车位置数量。 5、出入口限制 规划部门对场地通路或人行道的出入口位置提出限制 6、空间要求与高度控制。 二、场地平面布局 1、功能分区与基地环境 1)建筑群体总平面设计与基地环境。 2)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 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区位、自然条件、生活条件。 功能分区 将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一致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公用设施分成若干组。 按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间的合理关系布置建筑群。 2、建筑朝向、间距 1)朝向:考虑日照和通风(南向和东南向为佳) 2)间距: 日照间距:(1-1.7)H之间 通风间距: 并列布置的建筑群,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呈60°-30°,通风间距可为(1.3-1.5)H。 防火间距:根据建筑物耐火极限确定。 三、交通组织 1、道路设计 1)设计要求 A:宽度合理、人流货流分开。 B:防火要求: 消防道路宽3.5m;穿越建筑时宽4m、高4m。 C:排水要求:纵坡≥0.3%。 D:保护市政设施管线 E:考虑建筑群主要出入口与城市主干道的关系。 2)道路 车行道宽度、转弯半径、坡度,与建筑物的最小净距。 人行道宽度 2、停车场及回车场 1)停车场 2)回车场:12m*12m 四、竖向设计 1、道路设计 1)场地平整和地面连接 场地形式:平坡式、台阶式、混合式。 连接形式:台阶、坡道、架空廊。 2)确定场地地坪、道路、建筑标高。 3)拟定场地排水方案。 4)土石方平衡。 五、绿化设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