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王寧古籍著錄的兩件商彝銘文校釋.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23王寧古籍著錄的兩件商彝銘文校釋.doc

古籍著錄兩件商彝銘文校釋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宋·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1]卷二中收有兩個古器物銘文,一個是“乙酉父丁彝”,一個是“己酉戍命彝”,這兩個銘文很讓人費解,因為它們的文字次序是訛亂的,所以銘文不能通讀。爲什麽會這樣,實在無法解釋。而由於銘文無法正確釋讀,所以其內容一直不能盡知,對它們的命名也不能統一。其實根據目前發現的一些商代彝器銘文和殷墟卜辭,它們的文字次序還是可以恢復的,只是要費點功夫玩一下“拼字遊戲”而已。這裡不揣谫陋,試將其銘文重新調整,儘量恢復其原狀,并略作簡釋。此為個人看法,非為定論,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 一、乙酉父丁彝 該銘文今見於《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及宋·呂大臨《考古圖》,[2]《宣和博古圖》[3]及《殷周金文集成》[4]均未收錄,可能是因為銘文訛亂無法通讀的緣故;劉昭瑞先生《宋代著錄商周青銅器銘文箋證》中稱“父丁簋”。[5]器物已佚失,唯有銘文摹本流傳,均訛亂不能卒讀。 陸本銘文摹本如下(43頁): 朱本銘文摹本如下(11頁): 《考古圖》卷四收錄該銘文稱“父丁彝”,云:“父丁彝,形制未傳。右得於洛郊,銘四十字。”(172頁)是該器物出土于河南洛陽。所收銘文摹本如下(原圖為黑底白字,似拓片,實亦摹本,今處理為白底黑字): 該銘文中有兩個“彡(肜)日”,商帝乙時器小臣俞尊上亦有之,故參考其銘文格式,以陸本摹本為底本恢復其銘文次序如下: 銘文釋文: 乙酉,雟侑(右)帀子,王曰:“帀舟,易(賜)工(功),母(毋)不戒。”商(賞)貝,用乍(作)父丁尊彝。冓(遘)旂(祈)武乙彡(肜)日,庸、豐,吹。隹(惟)王六祀,彡(肜)日。 銘文簡釋: 乙酉,雟侑(右)帀子:“雟”字原銘文諸摹本均誤拆為“崔”、“內”二字,非是。“雟”為人名,乃商王大臣,亦見於其它商代彝器銘文。《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卷三著錄有兩件商末器物“兄癸卣”的摹本(文辭相同),《集成》亦收錄(10.5397),稱“雟作兄癸卣”,“雟”字作“”、“”,本銘中“崔”、“內”二字實此字之誤分。名稱第二字亦見於甲骨文,郭沫若先生認為是“撞”之初文,[6]是也(下以“撞”代)。此卣銘文中言“王易(賜)雟撞貝”,乃商王賞賜雟之事。《集成》定其器名為“雟撞作兄癸卣”,殆是以“雟撞”為人名,這有兩種可能,一是“雟”乃封地名,“撞”是其私名,殷代地名和人名每共用不別,地名(方國城邑等)某,該地的侯伯、長官也可以名之,此卜辭通例。故雟地的封人可單稱“雟”,也可與其私名連稱為“雟撞”。二是“撞”字在此為地名,卜辭習見,乃人名,亦地名,亦或用為征伐字的“衝”。西周早期器物中有“撞作父己卣”(《集成》5164),乃人名;兄癸卣銘中也可理解為地名,是說商王賞賜給雟撞地的貝(當是撞地的貢物),如帝乙時器小臣俞尊銘云“王易(賜)小臣俞夔貝”,《商周青銅器明文選》注云“王賞賜小臣俞夔地之貝”,[7]“夔”亦地名,與此同類。但是卜辭中將地名與私名連稱的例子甚少,故筆者比較傾向第二種情況,所以其器物的名稱當為“雟作兄癸卣”。此卣銘中的“雟”與乙酉父丁彝中的“雟”當是一人。另外,《集成》著錄一件商代“亞作且丁簋”(7.3940),《集成釋文》釋其銘文為“亞乙亥王易雀舟玉十丰璋,用乍(作)且(祖)丁尊彝”( 3.405頁),其中的“雀”作“”,字迹有些殘泐模糊,但是該字“隹”形的上部是從“屮”而非是“小”,其尾部明顯還殘存著一橫畫,應當是“內”字上面的橫筆,所以這個字釋 “雀”恐不正確,應當也是“雟”字,很可能與上面所說的雟也是同一人。 “帀子”亦人名,即下文的“帀舟”,“舟”是其私名。“帀”字亦見甲骨文(《英》337),然辭殘義不明,金文中或用為“師”。在這裡當是地名,“帀子”當是封在帀地的諸侯或大臣,這種“某子”的人名在卜辭中常見,如“束子”(《合集》335)、“唐子”(《合集》456)、“告子”(《合集》4735)、“牧子”(《合集》4849)等等,“子”前均地名,“子”當是一種外服官職,到了周代演化為五等爵位之一。 侑,原字形左從人,右邊寫法是上月(肉)下又,此當是侑勸之“侑”的本字,字形象持肉向人,會勸食之意,此當用為“右”。“雟侑(右)帀子”,古代各地諸侯朝見王受賜命往往要有一位大臣引領相陪,接受賜命時此人要立于受賜命者之右,故此行為稱為“內右”或“入右”,這種情況在周金文辭中習見,如應侯見工鐘“榮伯內右膺(應)侯見工”(《集成》1.107)、康鼎“榮伯內右康”(《集成》5.2786)、利鼎“井伯內右利”(《集成》5.2804)等等,一般多寫作“入右”,如即簋“定伯入右即”(《集成》8.4250)、廿七年衛簋“南伯入右裘衛”(《集成》8.4256)等等;也單稱“右”,望簋:“宰倗父右望”(《集成》8.4272)、元年師兌簋:“同仲右師兌”(8.4274)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