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解析.ppt

* 控规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 1.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1.2公共服务设施与规划层面的关系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1布局原则 2.2布局依据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1教育设施 3.2医疗卫生 3.3文化体育 3.4商业服务 3.5金融邮电 3.6社区服务 3.7市政公用 3.8行政管理及其他 四、公共配套设施规范表达 4.1图例表达 4.2成果图纸表达 目录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 1.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一类是城市公共设施,即城市的行政、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机构,如市政府、博物馆、体育场等,属于A类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一类是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即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建项目,如托幼、小学等,属于R类的居住用地。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八类设施: 教育 医疗卫生 文化体育 商业服务 金融邮电 社区服务 市政公用 行政管理及其他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 1.2公共服务设施与规划层面的关系 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配套服务设施 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总体规划 2.1布局原则(“分级、对口”原则) 1)分级:主要根据居民对公共配套设施使用的频繁程度; 2)对口:指适应人口规模;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1布局原则(“分级、对口”原则) 3)方法 “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的方法:采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中标6.0.3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中各类的千人指标,得出需要补交的设施规模和数量。接着按照每项设施相应的服务半径进行布局,使设施的位置满足规划区居民的出行要求。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1)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2布局依据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3)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 2007) 表7.0.1 公共设施项目配置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4)重庆市城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导则(2007.12)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5)其它地方相关规定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 表4.1.5(B)广州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6)特殊规范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重庆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标准细则》 渝规发〔2006〕168号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2.2布局依据 6)特殊规范 二、布局原则与依据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3.1教育设施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规划控制方法: 通过千人指标核算(生/千人×生/班×占地面积/人=用地面积) 常出现问题: 1、缺乏上位规划指导时,不清楚是否该布置中小学用地;(对人口原则) 2、遗忘落实控制规模;(班级) 3、满足规模时,忽略服务性; 3.1教育设施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思考:某居住区规划总人口5万人,中小学用地面积12公顷,1个中学(5.5公顷),5个小学(6.5公顷),问规划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居住区需求,指出不合理地方? 3.1教育设施 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规划布局思路讲解: 千人指标方法: 1、教育用地=50×(1000-2400平方米)=5公顷-12公顷 2、服务人数: 小学生——50×66生/千人=3300人 初中生——50×33生/千人=1650人 高中生——50×28生/千人=1400人 幼儿园——50×23生/千人=1150人 3、落实班级 小学——3300人÷45人/班=73班 初中——1650人÷50人/班=33班 高中——1400÷50人/班人=28班 幼儿园——1150人÷30人/班=38班 4、确定数量 小学——73班÷(12班、18班、24班)=6-3个(考虑服务半径),确定5个 初中——33班÷(18班、24班、30班)=1个 高中——28班÷(18班、24班、30班)=1个 (一种方案:考虑合并初中和高中设置完全中学36班、48班、60班,每班50人,用地规模必须满足3050人×17 平方米/生=5.18公顷;二种方案:考虑服务半径,设置2所完全中学) 幼儿园——38班÷(4班、6班、8班)=9-5个(考虑服务半径确定) 完全中学1所,规模60班,用地面积不能小于5.2公顷 小学5所,规模18班,用地面积不能小于1.35公顷/所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