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补虚药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2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虚药 【目的要求】 1.掌握补虚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和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药物18味,熟悉药物12味,了解药物11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了解本章甘温药(参芪等)、甘平药(甘草、大枣等甘味显著的药物)、甘寒药(补阴药)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注意点。 5.了解误补留邪、滋腻呆胃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 【概 述】 一.含义 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二. 功效主治 ①补益疗虚--主治各种虚证。 ②扶正祛邪--配伍祛邪药,用于邪盛正衰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未尽之证。 ③扶正固脱--气虚欲脱之危重病证。 ④养生保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三.分类及性能特点 1.补气药:性味多甘温或甘平, 能补益脏腑之气,尤善补脾肺之气。 2.补阳药:性味多甘、咸或辛温。 温补人体阳气,主补肾阳。 3.补血药:甘平、或甘温,质多滋腻。 补益阴血,尤善补心肝血虚。 4.补阴药:性味多甘寒, 滋养阴液,重在补肺胃、肝肾之阴。 四.配伍方法 1.根据虚证不同类型,选用相应补虚药。 2.注意顾护脾胃,配伍健脾消食药。 3.重视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 ①补气和补阳,补血和补阴多相辅而用。 ②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补气药常与补血药同用。 ③气血两亏,阴阳俱虚证,又当气血兼顾或阴阳并补。 五.使用注意 ①补虚药宜作蜜丸、煎膏、口服液等。 入汤剂,应适当久煎。 ②忌“误补益疾”或“闭门留寇”。 ③对虚极病人宜渐补而不宜骤补。 ④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 误补益疾:补虚药原为虚证而设,凡身体健康,并无虚弱表现者,不宜滥用,以免导致阴阳平衡失调,加重病情。 闭门留寇:实邪方盛,正气未虚者,应分清主次,以祛邪为要,使用补虚药,易致邪气留而不去。 【药 物】 第一节 补气药 第二节 补阳药 第三节 补血药 第四节 补阴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人参 西洋参 党参 太子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甘草 大枣 人 参★★★ 【药物基原】 源于《本经》。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野生者称野山参;人工栽培者称园参。 人参 药材生晒山参 药材生晒参 药材红参 【附 注】 1.人参按生长方式不同,可分为: 野山参(野生者)--生长时间长,疗效卓著,但产量小,价格昂贵; 园参(人工栽培者)--药力不如野山参,但药源多,价格较廉,临床多用。 2.按加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生晒参-将人参根去芦头,洗净晒干者 --用于气阴不足者; 红参-将人参根去芦头,洗净,蒸熟晒干或烘干者 --性较温燥,用于气弱阳虚者; 白参-将人参根去芦头,洗净,经沸水浸烫后,浸糖汁中,取出晒干者,也称糖参 --功同生晒参而作用较弱; 参须-人参的须根加工而成,又分为生晒参须、红参须两种 --作用最弱,虚不受补者最为适宜。 其中生晒参、红参质量较好,白参较差,参须更次。 3. 按产地的不同,分为: 吉林参:主产于我国东北各省,因以吉林抚松县的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故名。 朝鲜参:主产于朝鲜、韩国,也名高丽参、别直参。 东洋参:日本栽培者,国内少用。 其中朝鲜参、东洋参由于加工不同,也分为红参、白参,朝鲜参以红者为优。 【药性说明】 人参之功重在大补正元之气,以壮生命之本,进而固脱、益损、止渴、安神。 故男女一切虚证,阴阳气血诸不足均可应用,为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功效应用】 1.大补元气――元气虚脱证。 ①气虚欲脱者--单用人参大量浓煎。 兼气阴两伤者--配麦冬、五味子。 ②气脱亡阳者--配附子。 (为拯危救脱要药) 2.补脏腑之气: ①脾胃虚弱+白术、茯苓、甘草。 ②肺气不足+苏子、杏仁。 ③心气不足,肾气不足等。 3.生津止渴: ①津伤口渴+石膏、知母。 ②内热消渴+养阴清热药。 4.安神益智: 气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养心安神。 5.补气生血--血虚证; 补气摄血--脾不统血证; 补气助阳--肾虚阳痿; 扶正抗邪--正虚邪盛。 【用法用量】 1.入汤剂,5~10g;宜文火另煎兑服。 2.用于急重证,剂量酌增为15~30g。 3.研末吞服,每次1.5~2g。 【使用注意】 1.甘温性升助火,壅滞敛邪。 2.反藜芦,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