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兴蒙乡音乐文化必要性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兴蒙乡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 本文从民歌,舞蹈,乐器,歌舞等方面简单介绍了通海兴蒙乡蒙古族的音乐文化现状,结合地域环境的迁移,语言文化的转变,民族之间的文化习俗的融合,与北方蒙古族音乐文化作简单的对比,凸显出兴蒙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音乐文化。联系当今社会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关注程度,强调西部开发的重要,用自己的观点阐述发展兴蒙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 兴蒙 蒙古族 音乐文化 通海县兴蒙乡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被称为“飘落在云贵高原的蒙古包”。它位于通海县秀丽的杞麓湖畔,凤山脚下,距县城不过13公里。兴蒙乡的蒙古族是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平云南大理国之后,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的蒙古族后裔。历经750多年的风雨洗礼,在沧海桑田的巨变中,经历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转变,勤劳、勇敢、淳朴的蒙古人民在各民族的融合与交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兴蒙乡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现状 从北方迁往南方之后,北方蒙古族在与当地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不断地融合,不断地适应当地的民族文化习俗,适应当地地域环境特征的过程中,音乐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与北方蒙古族的音乐文化有了一些显著的区别。 1.1兴蒙民歌的现状 兴蒙的民歌,妇孺皆会吟唱,民歌的歌词多是即兴之作,通常是一善歌者领唱,男女相互合唱。从内容和题材上看,北方蒙古族的歌曲多为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但兴蒙乡的民歌中,歌词内容则多为对旧社会的控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强烈表达身为蒙古人不忘本的信念。如《我们是草原儿女,成吉思汗的子孙》一曲,仅仅看到歌名,就能感受到南方蒙古人对北方故土的思念之情。兴蒙乡有这样一首短调():“西沉的星星告诉我,草原尽头的森林还有那样青吗?北来的大雁告诉我,旃檀子孙的家乡还那样美吗?”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牧歌的典型结构是上下句构成的乐段。火不思是一种四弦弹拨乐器,是古代广为流传的民乐器,后来成为宫廷中的 主要乐器之一。火不思不仅可以独奏,而且还可以伴奏、合奏。火不思音质圆润,音色清纯,适于表达欢快喜悦情节。人们以为,这一古老乐器经过明清战乱已经失传。可喜的是,火不思出人意料地在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乡华美仙家传了下来。内蒙古歌舞团演奏员青格勒图先生根据在兴蒙乡传下来的火不思样式,于1976年研制出了新火不思,在蒙古地方广泛传播开来。跳乐是通海蒙古族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他们在跳乐时,柔中带刚,较为沉稳,动作组合整体感较强,腰腹部比较平稳,从中可以看出蒙古族传统的开放豁达的气质在舞蹈旋律上的反映。平时演出的还有云南花灯、滇剧等。无论在生活习俗、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地方音乐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况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又受到诸如战争、部落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影响,其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地理条件和生产方式共同对蒙古族牧民气质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至少我以为不是血统所传下来的特征。云南蒙族敬酒歌和内蒙古牧区的歌截然而异他们唱的歌西南少数民族的曲调更鲜明些与北方草原的蒙古部落截然不同的民族风情和遗落在历史里的南方蒙古族的独特文化城市长大的蒙古人,并不具备歌舞的“天赋”才能,所谓“内蒙占是歌舞的海洋”,想必是指在草原上生息的牧民中的现象。大约人们生存的条件造就人们文化的特征、是具有其必然性的。蒙古族入滇,在通海、河西两地兴建文庙,此乃“礼乐名邦”之先导,祭孔乐舞开始传入,礼乐之风兴起,县城的祭孔礼仪严肃,乐工舞队排场规整,演奏着“会典”、“咸平”等规定乐章。明代,祭孔乐舞日臻完善,一直传承到民国时期。明清以来,秀山寺庙建筑群的形成,民间庙会祭祀的盛行,推动了宗教音乐的发展。由于随军妇女很少,大部分蒙古族士兵娶了本地彝族媳妇。这些彝族妇女将自己的语言、歌舞和服饰带到了蒙古族中明代后,随着大量汉族移民的到来,他们又吸取了许多汉族的文化。直到现在,这些蒙古族仍讲一种发音奇特的语言,不容易听懂,有些像当地彝族的口音他们的“跳乐”歌舞,简直就是彝族歌舞的变体。居住在兴蒙乡的蒙古族同胞在世代繁衍中,逐渐接受了四寨等地彝族的团乐和曲调,并逐渐发展丰富。历史的原因使他们对北方蒙古族音乐舞蹈淡忘,故而彝族的艺术经过融合蒙古族粗犷奔放的特点,成为他们整个音乐歌舞的主旋律,曲调约有14首,分2/4和3/8两种节拍,根据四弦伴奏和演唱曲调内容的变化,既可反复,可长可短,也可快可慢,慢时抒情,快时欢悦,与团乐唱跳现场的情绪紧密配合建国后,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蒙古族同胞将他们自己的团乐音乐歌舞带到了北方大草原,又将北方的蒙古族音乐歌舞如祝酒歌、安代舞、雁舞、筷子舞、鄂尔多斯婚礼带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