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
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的外交 一、外交原则方针的确立: 1、外交(政策)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3、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原因 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国建交,另有8个 国家承认新中国。 (2)中苏结盟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3)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 (4)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发挥了积极作用1954年 (5)参加亚非万隆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1955年 第二阶段:七十年代的外交 突破与转机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中美关系缓和并实现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 (80年代以来) 的外交新局面 1、国内外形势大变化 2、外交政策大调整 3、外交局面大发展 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5、1953年12月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最早针对的是: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B 苏联和美国 C 中国周边邻近国家 D 发展中国家 6、有位学者评价中国某一外交成就对中国的意义:“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该外交成就是: A 1949年中苏建交 B 1954年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 1971年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1972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国外交历史(特点)回顾: 古代中国:秦汉----明清(鸦片战争前) 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 近代中国:1840------1949 屈辱外交 现代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分期: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 1949-----1955 外交政策方针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与转机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后--- 外交新建树 (80年代以来) 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提出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时间、提出者:1953年12月 周恩来 提出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发展友好关系 共同倡导者: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 中印、中缅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 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国际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 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 的基本准则。 日内瓦国际会议: 时间:1954年 参加的主要国家:中、苏、美、英、法等 主要议题:和平解决印度支那和朝鲜问题 注意: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 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 表团在会上提出合理建议,对推动会议进 程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声誉。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问题的由来: 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 注意:使用的词语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恢复概况: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 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即联 合国2758号决议,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 法权利。(当时共131个会员国,76票赞成、35 票反对、17票弃权。) 恢复原因:一是中国自身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二是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意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 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加强了发 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 级大国操纵和控制联合国的局面 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改善中美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和愿望,符和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中美关系缓和并实现 正常化的过程 中美关系结束对抗走向缓和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中的国际地位,改善 中国的外交形势,是中国七十年代外交取 得突破与转机的关键所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