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子”——“耆乐安康”应付老龄化计划.》.doc

《“点子”——“耆乐安康”应付老龄化计划.》.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点子”——“耆乐安康”应付老龄化计划.》.doc

东莞市第一届公益创投活动项目“点子”征集表 [市有关部门、各镇街社会事务办(局)填报] 填报单位(盖章): 石龙镇农业和社会事务局  需求项目名称:“耆乐安康”应付老龄化计划 项目概述 本项目以石龙镇社区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老年人提供助行、助医、助急、心灵关怀等服务,同时也向老人的家庭成员、照顾者等提供技能培训、情绪支援、舒缓压力等服务。项目的承办者为石龙镇老年人社工,驻本区开展服务已有两年,熟悉本区老年人的情况,本项目将在此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扩大覆盖面,针对不同老人的需求提供对应的服务,主要分为发展性的集体康乐活动、关怀到家的上门探访、扶贫济困、义修义诊应急服务、并向其他居民开展尊老爱老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敬老氛围,帮助区内老人愉快健康充实地度过晚年生活。 项目必要性 本区老龄化程度高,而活动配套设施不足。据最新人口调查资料显示,石龙镇目前有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户籍人口的16%,大大超过了国际上认可的10%的界限。本区共有近万老人,活动地点仅有东区活动室、老干部活动室、兴龙社区活动室和中山公园、沙洲公园和金沙湾公园等,但这些要么面对特定群体开放如老党员和老干部,要么收费,要么只适合年轻健康,向高龄老人、贫困老人和残疾老人提供服务的活动场和从业人员几乎没有,相当多老人只能冷清地留守家中。 老人群体中贫富分化比较明显。镇内目前有约5000余退休职保老人,平均退休金约为1700元。这部分老人的物质生活有比较好的保障,但由于活动场地不足,不知如何消遣闲暇时间,因此这部分老人需要一些集体性的康乐活动。另外4000余人每月拿(居)民养老保险大约为460元,若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例如子女失业、工作不稳定、家有病患或者残疾家属,他们基本都在城市最低生活水平线徘徊,基本上小病不就医,不买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或座便器等,影响到作健康和日常生活,这部分老人极需要应急服务和临时救助。 应急服务及个别化需求服务机制尚未完善。老人在遭遇危机时要么压抑着,要么向亲人或者政府求助,但这些施助者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有时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导致问题激化,这就需要中立的第三方提供个别辅导。 项目可行性 项目团队熟悉本区情况。本项目主要由社工组成,社工自2009年10月进驻石龙镇至今已近整整两年,团队中有过半队员是本地人,熟悉本地的文化习俗和社区功能。 有近两年的相关经验积累,有众多热心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支持。通过两年的服务,以热心居民为志愿者力量,爱心企事业单位为支持,引入“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切实帮助部分老人解决一些物质或精神需求,获得居民和政府的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服务模式,但要深化及扩大服务面,仍需要更多力量支持。 服务地点和群体集中,方便开展工作。本区面积不大,人口集中,活动场所、生活配套设施也集中,易于组织集体活动和开展家访工作。 项目合理性 1. 项目服务内容符合实际需求并有发展空间。本项目以老年人为主体,兼向与老人关系密切的人员一并提供相应服务。区内老人基数大,集中,而现有的社会服务并未能完全照顾得到每个人的需求,尤其对老人家属及照顾者方面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开发更多细化的服务,以完善本区的养老功能,因此,区内对此项目有较大的需求。 2. 结合本区社区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设计服务。本区虽然硬件设施不足,但由于都在居民区内,彼此距离不远,相对比较集中,若能将其整合并充分利用,其养老扶老助老作用将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另外有志愿者、热心人士及爱心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软件方面的支持,有了这些力量的支持,可以大大弥补硬件的不足,灵活开展多种服务。 3. 目标群体集中而又细化,目标合理。由于老年人群体中也存在贫富不均,还有与其关系密切的照顾者也长期被忽视,因而,充分利用社区现在功能,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团体工作、关爱活动及个别辅导,可帮助老人充实闲暇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在老人有需求或者遇到危机时及时提供援助,帮助老人恢复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这目标通过评估而了解其成效。 备 注 填报人: 雷杏珊 联系电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yj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