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5_12_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pdf

《_5_12_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5_12_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pdf

第27 卷 第 12 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ol.27 No.12 2008 年 12 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Dec .,2008 “5.12 ”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 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黄润秋,李为乐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通过灾后对地震地质灾害 的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 11 308 处,对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有了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利 用 GIS 技术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距发震断裂距离坡度、高程、岩性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 (1) 地震地质灾害在区域上具有沿发震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河流水系成线状分布的特点;(2)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 具有明显的上盘效应,发震断裂上盘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明显大于下盘,且上盘强发育带宽度约为 10 km;(3) 地形 坡度是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性因素之一,绝大部分的灾害集中在坡度 20 °~50°的范围内;(4) 地震地质灾害 与高程和微地貌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大部分灾害发生在高程 1 500~2 000 m 以下的河谷峡谷段,尤其是峡谷段 的上部(即宽谷向峡谷的转折部位) ,单薄的山脊以及孤立或多面临空的山体对地震波最为敏感,具有显著的放大 效应,这些部位崩塌滑坡最为发育;(5) 不同的岩性与地质灾害的发育虽然没有显著的对应关系,但却决定了地 质灾害的类型,通常情况下,滑坡多发生在软岩中,而硬岩中多发生的是崩塌。 关键词:工程地质;“5.12 ”汶川大地震;地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上盘效应;GIS 分析 中图分类号:P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6915(2008)12 –2585 –08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RULES OF GEOHAZARDS INDUC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ON 12TH MAY ,2008 HUANG Runqiu ,LI Weil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Sichuan 610059,China) Abstract :As Wenchuan earthquake was of high magnitude and shallow seismic focus ,it caused considerable damage and thousands of geohazards. After a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sensing images and aerial photographs taken after the earthquake,11 308 earthquake-induced geohazard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the general distribution situation of the geohazards has been learnt. Then ,the dist

文档评论(0)

iyj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