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以外尧迹的由来.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攸县以外尧迹的由来.doc

攸县以外尧迹的由来 ?? ?? ?? ?? ?? ?? ?? ?? ?? ?? ?? ?? ???刘俊男 ?前言: 在过去的文章里,笔者重点说明了尧帝生、葬攸县的文献证据,而对其他地方的尧迹论述不够,由于太忙,也一直未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现在,我想就攸县以外的尧迹,一一陈其来源,请学者、专家指正。 顺便一提,各地尧裔以各种形式祭祀祖先,这是无可厚非的,本文的目的决不是反对外地人祭尧。中国先秦史学会法人代表孟世凯先生说“祖先大家祭”。但作为史学工作者,我觉得有义务弄清各地尧迹的由来。 时间关系,先讲山西临汾尧迹的由来。 都山西临汾的“唐人”是指尧后裔 ? 尧都山西平阳说者,大体有如下几条证据,试分析之: ? 其一,《汉书·地理志》:“河东……本唐尧所居”及颜师古注引东汉应劭之言:“平阳,尧都此”,笔者以为其时代较晚,且《地理志》所载同类尧迹分散在河北、山西、山东等数处,它是地理著作,只记古迹,未曾考证其来历,难以信从。 其二,《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笔者按:此“唐人”当为“夏人”之误,唐尧最先被分封于陶唐为诸侯,当天子只有一代,何来“各数百千岁”?若有,那说的也是尧后裔所立之唐国,以服事夏商者(详下)。《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三代”即夏商周也,先秦古籍将唐虞夏商周并列,说明唐不能归入夏。 其三:《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五子之歌:“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笔者按:此云“有”,未云“都”、“居”,只是说尧七十六年派大禹攻打此地后将此地归为尧方所有(记载详下),并未说尧都于此。 其四,《庄子·逍遥游》:“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此《庄子》寓言也,众注解者云:“姑射山”见于《山海经》,“藐”遥远也,云尧帝“北教乎八狄”,[2 ]派大禹攻打曹、魏等戎狄国,统一天下后,去遥远的汾水边见“四子”。足见晋南地区非尧时之王畿。 在先秦文献里,大致可信的却是如下相反的记载: ? 第一、《左传·昭公元年》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 第二、《竹书纪年》:“(尧)七十六年,司空(据该书所记,禹为司空——引者注)伐曹、魏之戎,克之。” 第三、《吕氏春秋·召类》:“禹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 第四、《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括地志》云:……《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广弘明集》卷11法琳《对傅奕废佛僧事》);“《汲冢书》云:舜放尧于平阳。”(《史通·疑古》)。 ? 以上所谓“戎魏”当在今晋南,因为周时之魏,春秋之魏皆因居古魏之地而称魏。既然晋南是古魏之地,待大禹攻打才归入尧舜禹之华夏集团,那么,攻打之前尧舜禹未居晋南就很明了。 ? 从记载“第一”可知,在大夏地区,大禹营都之前还有一支帝喾的后裔——实沈家族在居住。这个“后帝”一般认为是尧帝,也可能是高辛氏本人,因为据刘恕《通鉴外纪》引《春秋命历序》,高辛王朝长达400年。这个“唐人”当指尧之后代刘累之属,因为下面有“以服事夏商” 一句。《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卷14)皆云“故唐城在绛州翼城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成王灭之而封太叔”。《山西通志》卷62亦记:“《元和郡国志》:翼城,唐国帝尧裔子所封。徐才国《都城记》同”。童书业先生指出,“这唐同陶唐与尧丝毫没有关系”[ 3]。由此可见:晋南之地非为尧都,只能说尧之后裔夏商之时在此居住过,并建有唐国。 ? 如何解释材料“第四”?据《竹书纪年》,尧七十年舜摄政,七十六年,舜派禹攻打古魏,此后舜也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尧软禁在山西平阳。不能理解为尧都于平阳。 注释: [ 1] 《水经注》(滱水). [ 2] 《墨子·节葬下》。 [ 3] 《古史辨》(第七册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页。 二、河南、山东尧迹的由来  ...  在今天河南、山东交界处的滑县至郓城、曹县及其附近,尧舜禹之时属古“曹”国,夏、商之时称为“豕韦”,周时此处有曹(《史记》卷35“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集解》宋忠曰:济阴定陶县)、卫等国,秦汉以后又分出鄄城、定陶、成阳、曹等县(郡或国)。  这个区域的尧迹也是东汉以后《汉书·地理志》等地理著作记载风土民情时所记的遗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