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菌痢cjz().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菌痢cjz().PPT

病原学 病原体:伤寒杆菌 沙门菌属中的D群,短杆状,为无芽胞,无荚膜,G-杆菌 有鞭毛,能运动。长1~3.5/μm,宽0.5~0.8/μm 培养: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佳。 菌体裂解释放出内毒素-主要致病因素 抗原性 三种抗原: 菌体“O”抗原 鞭毛“H”抗原 表面“Vi”抗原。 以凝集反应检测血清标本中的“O”与“H”抗体,即肥达反应,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 Vi抗体的效价低,有助于发现伤寒慢性带菌者。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地区性:世界各地均有伤寒病发生,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 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最多 年龄:儿童和青壮年居多 发病过程 饮水,食物 潜伏期 伤寒杆菌—————胃→小肠淋 巴组织繁殖→被巨噬细胞吞噬 、 繁殖→ 经胸导管→血(菌血症)→ 细菌被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 胞吞噬繁殖。 第1周 细菌再次入血(毒血症,败血症)→ 肝、脾、淋巴结肿大(回肠末端明显)。 第2-3周 胆囊内伤寒菌→随胆汁再 入肠→肠壁淋巴组织过敏反应 →导致肠黏膜坏死、脱落及溃 疡形成。 第4周 抗体不断上升→机体免疫力↑→ 细菌渐被杀灭,病变愈合。(获 比较稳固免疫力) 病理改变 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病变类型:急性增生性炎(巨噬细胞增生) 伤寒细胞 伤寒肉芽肿(伤寒小结) 伤寒细胞:吞噬了伤寒杆菌、受损淋巴 细胞、红细胞和细胞碎片的巨噬细胞。 伤寒小结:大量伤寒细胞聚集形成。病 灶内无中性粒细胞。 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钮扣样突起。淋巴组织内有大量巨噬细胞增生。 第2周:肿大的淋巴结发生坏死。 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 肠出血,肠穿孔。 第4周:溃疡逐渐愈合,不留疤痕。 肠道病变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坏死期(2W) 肉眼 肿胀基础上灶状坏死,失去光泽, 灰白或黄绿色(坏死组织易被胆汁 染成暗绿色),与强烈过敏反应有 关。 镜下 淋巴组织中心坏死,周边见增生的 伤寒细胞。 坏死原因:局部过敏反应 毒素直接作用 伤寒细胞增生压迫毛 细血管 发病第二周,中毒症状明显 溃疡一般深达粘膜下层,重者深达肌层及浆膜层,甚至穿透浆膜→穿孔。 愈合期(4W) 坏死组织脱落干净,肉芽组织修复溃疡,周围黏膜上皮增生覆盖。 修复不绕肠周径,一般不引起狭窄。 临床与病理联系 1、持续高热 2、表情淡漠 3、相对缓脉 4、肝脾肿大 5、玫瑰疹 6、白细胞不高 结局与并发症 1、 痊愈: 四周 2、主要死亡原因: 肠出血,肠穿孔,败血症 并发症 肠出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程第2-4周。 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3%一4%,病 程第2~4周,好发于末段回肠。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病程第1-3周。内毒素所致 中毒性心肌炎:病程第2—3周,严重毒血症 中毒性肝炎:多见的并发症,常见于病程1-3周。 其他: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脑病、DIC等 基本概述 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多见。 多局限于结肠,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可急性期即愈。少数病程迁延呈慢性或反复发作。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3.易感性 普遍易感 免疫力不持久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