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修身篇(第二节远离仇怨).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修身篇 ---------(第二节远离仇怨) 上节知识回顾 自省篇中提到的修身该注意什么? 阅读下面二则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B、孔子要求学生“亲仁”“近仁”,在“亲仁”“近仁”的过程中得到“仁者”的关心、爱护、指导和感染,以完成学生自身的“成仁”过程。?? C、孔子认为只要德的问题解决了,能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了,有没有才华并不重要。 D、孔子要求学生在“爱人”的同时也要向对方学习,也要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⑵ 就以上两章内容,说说孔子是如何看待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关系的。 (2)答案: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文”更重要。 ??? 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道德修养之后才追求的。 ??? C、“亲仁”就是“贤贤”,就是尊重贤者,就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 ??? 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儒家为什么把德摆在比文更重要的位置?请谈谈你的认识。 (2)答案:孔子的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这表明,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本单元共选录四章。人与人相处,若不能守道持平,难免造成误会,滋生仇怨。 孔子认为远离仇怨的方法在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因此本单元以“躬自厚”这一章作为开端。人有怨于我,则以直报之;有德于我,则以德报之,如此人与我各得其平,则可以“远怨”了。因此接下来的一章是(宪问)篇的“以直报怨”。前两章都是论与人相处的“远怨”之道,而宪问)篇“贫而无怨”章,则进一步探讨“自处无怨”之道。《里仁》篇“放于利”章则是告诫人凡事不宜依于利而行,依于利是取怨之道,并非远怨。综合这四章的旨趣,可知律己、待人,应守道乐道。 15·15子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评析: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14·34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日:“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搬德。”《宪问》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评析:孔子认为,不因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这对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但用在政治领域,有时就不那么适宜了。 14-10子日:“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宪问》)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评析孔子认为:虽然贫穷却无怨气,很难做到;虽然富有却不骄傲,比较容易做到。这是因为贫穷者难免围于饥寒,所以有怨,若能无怨,诫璃不易:‘而富贵衣食丰足,富贵而不骄傲,不少人都能做到,所以说是容易的。再就一般人而畜,处贫难,处富易,是入之常情:贫而怨,富而骄,更是世人常态。其实玩味孔子本章所言,无论是“贫而无怨”,或者是“富而无骄”,都需要修养的功夫,只不过,功夫有”难、易”的分别罢了。惟有修养功夫深厚的人。才能有自然宽阔的心胸,即使面对贫困,依旧坚守正道。像颜渊,虽贫而“不改其乐”,孔子赞美其“贤”,便是因为颜渊做到了“难”能之事。安贫乐道,而无所怨尤的缘故。 4·12子日:”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 译文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糨致更多的怨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