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告别言语行为的调查与分析CLTAGNY.pptVIP

汉语告别言语行为的调查与分析CLTAGNY.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拜拜”的实际发音调查 亲疏关系 疏 亲 (亲) (同等)    上 同等 · 下 社会等差关系 亲疏关系 > 社会等差关系 * * * * * * [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 西 香 织 nkaori815@ “好,拜拜,再见,嗯,好,拜拜!” (电话告别语) 汉语中的常规告别语 拜拜 毕继万 (1997) 交际过程结束时道别的礼貌用语 包括在途中或公共场合相遇时寒暄后的告别语、访问辞别语、交谈结束语和电话结束语 21世纪的今天 还可以包括网络结束语 词典中的记载 《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2) 【拜拜】bài·bai ①旧时指妇女行礼,就是万福。 ②方指在节日或佛的诞辰日举行迎 神赛会,宴请亲朋。 【再见】zàijiàn 客套话,用于分手时。 没有收录“再见”义的义项 词典中的记载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 【拜拜】bàibài (动) ①客套话,用于分手时,相当于“再 见”。 ②指结束某种关系(含委婉或诙谐义)。 [英bye-bye] 【再见】zàijiàn (动) 客套话,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 再见面。 词典中的记载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1986年) 【拜拜】① 台湾风俗,每逢佳节或祭神日,大 宴宾客,俗谓之拜拜。 ② 英语bye-bye的译音。谓再会。 张华(2001) 《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 【拜拜】 bai51bai51 ①【英 bye-bye】再见。 ②引申为中断关系,不再来往。 文献中的记载 张华(2001) 再见―适用于关系疏远的双方,比较庄重的场合, 表达诚意,希望再次见面。 面对面交谈,使用多一些。 拜拜―适用于关系亲密的双方,比较随便的场合, 有时给人感觉缺乏诚意,好像不想再见面了。 非面对面交谈(如电话交谈),使用多一些。 “拜拜”在文献中的记载 陈松岑(1989) 近年来也有不少青年以更简短的bye-bye作为告别语,它显然是西方文化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它常常只用于平辈的同地位的人当中,除了幼儿之外,很少有人用它向长辈告别。 张华(2001)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中学生开始普及英语,外国的影视、杂志也进入我国,这时Good-byeBye和Bye-Bye便经常出现在我们口中。那时说它们的感觉是既时髦又俏皮,别有一番风味。 何自然、冉永平(2002) 近年来,由于受英语的影响,在汉语中使用“拜拜”这一话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了。 “拜拜”在文献中的记载 曲卫国、陈流芳(2005) “拜拜”在文献中的记载 曲卫国、陈流芳(2005) “拜拜”之所以能引进成为一个汉语的告别语,这是因为在汉语的告别语体系中缺少属于一个表示亲密、语气随便语体的直接告别语,也就是告别语系统中有个语体缺环。 开放式问卷调查法(Open Questionnaire Survey) 第一部分:面对面告别语调查 第二部分:电话告别语和网络告别语调查 在设定的几种情景后留出空白,受试阅读后 写出他们在各种情景下可能的话语 第三部分:“拜拜”的使用情况(使用对象) 及其实际发音调查 告别对象 关系越亲密,使用“拜拜”的比例越高。 关系越疏远,使用“再见”的比例越高。  但对(a)80岁高龄的姨奶等长辈,使用“再见”的占多数。 对上级、长辈偏重于使用“再见”。 亲疏关系优先于社会等差关系。  比较) (c)女老师(亲·上),(g)女老师(疏·上) 对汉语说得非常流利的(e)美国朋友使用“再见” 和“拜拜”的比例几乎都一样。  “再见”的含义是“希望再次见面”,而“拜拜”却没有  这个含义,有时给人的感觉是“好像不想再见面了。”                                (张华,2001) “先回去了”“我走了”“一路顺风”“常联系” “多保重身体”“下次再来看您”“谢谢”等。 “嗯”“啊”等语气词 对(i)水果摊主、(j)餐厅服务员等不熟悉的人说的“常来 啊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