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罗欣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乙肝56例.pdfVIP

派罗欣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乙肝56例.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中医药

江西中医药2010年8月第8期! 鲞箜 派罗欣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乙肝 56例 ★ 张红兵 (浙江省遂 昌县 中医院 丽水 323300) 摘要:目的:探讨派罗欣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已确诊为慢 乙肝患者 112例,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派罗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 疗2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促进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等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对HBeAg阴转、HBeAb 阳转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派罗欣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 乙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 乙型肝炎;派罗欣;柴胡疏肝散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512.6 2 文献标识码 :B 慢性乙肝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 组基础上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 10 种疾病。本文应用派罗欣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乙 g,陈皮 15g,川芎7.5g,香附l0g,枳壳7.5g,白芍 肝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5g,炙甘草 7.5g。湿热盛者加 白花蛇舌草 15g、 1 临床资料 苦参 10g、败酱草 10g、虎杖 1Og;肝郁化火者加郁 1.1 病例选择 本组 112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疗 金 15g、炒栀子 10g、夏枯草 10g;肝郁明显加佛手 区住院已确诊为慢性 乙肝的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 15g、合欢皮 10g;血瘀症状重加桃仁 1Og、泽兰7.5 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肝病学分会联合 g、红花 7.5g、丹参 15g;脾虚湿困者加川朴花 7.5 修定的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 ¨J。所有患者 g、炒 白术 15g,扁豆花7.5g、生薏苡仁20g、佩兰 15 ALT反复异常超过正常值2~5倍,TBil升高小于正 g。上药煎熬取汁约 150mL,每次 口服 50mL,每 日 常上限3倍 ;ABsAg阳性,ABeAg阳性,HBV—DNA阳 3次。连续应用24周。 性。中医诊断标准参考 《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 2.2 观察指标 观察症状体征包括乏力、纳差、恶 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_2J,均为肝郁脾虚型。 心、腹胀、黄疸、肝脾肿大、肝区痛等。于治疗前、治 临床表现为情志不遂,胁肋刺痛胀闷或少腹胀满窜 疗中每周治疗结束时检查记录 1次。肝功能于治疗 痛,善太息,兼有脾虚见面色萎黄,身体困重,神疲乏 前,开始治疗前 8周每 2周检查 1次,后每4周检查 力,纳差,腹胀,恶逆,少气懒言,大便稀烂或溏薄,舌 1次。乙肝两对半、HBV—DNA于治疗前、治疗后第 淡红、苔白腻 ,脉弦细。 12周和治疗结束时各检查 1次。 1.2 一般资料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 照组各 56例。治疗组 56例 中,男 35例,女 21例 ; 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用 t检验。 年龄22~55岁,平均 (31.54-5.6)岁;病程 1~30 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年,平均(6.54-5.2)年。对照组56例中,男34例, 3 结果 女22例;年龄23—56岁,平均(32.2±5.4)岁;病程 3.1 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见表 1。 1.5—32年,平均(7.1±4.9)年。两组患者在年龄、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