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的文学.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十年代的文学.ppt

三、四十年代的文学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第二讲:左翼小说主潮 第三讲:茅盾 第四讲:巴金 第五讲:老舍 第六讲:沈从文 第七讲:京派、海派与边地创作 第八讲:三十年代通俗文学 第九讲:三十年代诗歌 第十讲:曹禺的戏剧创作 第十一讲:延座讲话及四十年代文艺思潮 第十二讲:解放区文学 第十三讲:国统区文学 第十四讲:张爱玲、钱钟书 第十五讲:艾青及四十年代诗歌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第一节 三十年代文学之概述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一、大致分期 1927-1930年左联成立。政治事变驱动下文学的重新分化组合的过渡期; 1930-1937年。文学阵营的确立与发展期。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二、总体概貌 “六次论争”:关于“革命文学”;关于“新月派”;关于“大众文艺”;关于“民族主义文学”;关于“自由人”、“第三种人”;左联内部关于“两个口号”。 “五大形态”: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民主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大众通俗文学。 “两大流派”:“京派”、“海派” “一个社团”:左联 “一份杂志”:《现代》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无产阶级文学:以左联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大众化作为其文学建设的主要途径,。 民主主义文学: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学的平民主义与人道主义精神传统,揭示社会黑暗,批判现实,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同盟者。 自由主义文学:继承五四新文学的个性解放精神和思想自由原则,在政治上处于中立状态,期望建立一种以民主自由、个性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文化范型。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三、总体特征 1.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时代、社会的结果); 2.无产阶级文学占主导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3.文学阵营的分化重组与对立竞争(文学的内在规律); 4. 文学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共名走向无名。 四、与第一个十年文学之比较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第一个十年文学 思想启蒙主题 个性解放 人性论的价值尺度 个人、家庭婚姻题材 在反封建中发现了“人” 文学的抒情时代 第二个十年文学 社会革命主题 社会解放 阶级论的社会尺度 社会、阶级革命题材 在革命中发现了“大众” 文学的叙事时代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第二节 文学思潮与论争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一、“革命文学”论争: 1.“革命文学”的提出: 1923-1924年,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蒋光慈等从革命工作的需要出发鼓吹革命文学,但轻诗文而重实际工作。 1926年郭沫若发表《革命与文学》、《文艺家的觉悟》,指出时代所需要的文学 “是替被压迫阶级说话的文学”,“是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是站在第四阶级说话的文艺”。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2.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① 太阳社、后期创造社关于革命文学的倡导: 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文艺青年要当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留声机”;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我们如果要挑起革命的‘印贴利更追亚(intelligentsia)’的责任起来,我们还得把自己否定一遍(否定之否定),我们要努力获得阶级意识,我们要使我们的媒质接近农工大众的用语,我们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我们今后的文学运动应该进一步,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 “什么是革命文学呢?革命文学的内容是怎样的呢?”,“革命文学是以被压迫的群众做出发点的文学!革命文学的第一个条件,是具有反抗一切旧势力的精神!革命文学是反个人主义的文学!革命文学是要认识现代的生活,而指示出一条改造社会的新途径!”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引用美国作家辛克莱《拜金艺术》中 “一切的文学,都是宣传。普遍地,而且不可逃避地是宣传”,“文学,是生活意志的表现。文学,有它的社会根据——阶级的背景。文学,有它的组织机能——一个阶级的武器。”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②倡导者与鲁迅、茅盾的论争: 成仿吾:《全部批判之必要》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 麦克昂:《桌子的跳舞》 鲁迅:《“醉眼”中的朦胧》 《文学的阶级性》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论争 3.争论中主要针对两个问题而展开:

文档评论(0)

cns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