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教案.ppt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PPT资料

设立本单元的原因 初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新转折点。 不适应 笑迎新生活 学生进入一个新的教育生活场所。 新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热爱与归属感 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 学习是学生各种活动中的主导活动 设立本单元的原因 初中生有强烈的认识自我的需要 “我是谁”——偏激或错误的认识 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命质量的重要内涵 生命、青春、新自我:新的平台 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生成长的特殊需要 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自我价值认同 ——正确把握自我 模式一:活动----体验教学模式 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实现心理品质优化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弹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观点与情感的交流,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 活动----体验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第一阶段: 创设情境 参与体验 认识自我 第二阶段:再现情境 分析解惑 调试自我 第三阶段:扩展情境 感悟方法 展现自我 模式二:情景创设教学模式 它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运用教师生动的语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情施教,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逐步达到知、情、行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 暗示要求 引导思考 理性概括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进入角色 身临其境 激发情感 领悟道理 实施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教学情境的质量 学生的共同参与 尊重学生的个性 备课的程序(一) 通读教材了解授课的内容 研读课标,查找课标的依据 调研学生的面临的问题 备课的程序(二) 设计教学方案 (要讲什么?怎么讲?学生会有什么反映?) 宗旨: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转变态度,改变行为。 设计内容:整合教学的内容、选择教学的方法、安排教学的过程 选择教与学的方式: ——教师的课堂行为:讲解、引导、示范、观察、组织、调查… ——学生学习方式:模仿、研讨、体验、实践、探究、搜集和处理信息… 备课程序(三) 教材的使用 教材是学习资源之一; 对教材要补充与删改; 实施课标的重要工具; 教材上的结论--懂、信、用的统一。 授课过程 (二)评价方式 主体的多元化: 师——生 生——生 家长——学生 方式的多样性:纸笔测验(内容选择、题型设计) 成长册(记录大型活动的参与状况) 档案袋(活动作品的收集) 五、新教材实验中的几个想法 1.教师要把新教材的试教过程看成是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2.树立《课程标准》意识,目的在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新鲜的经验; 3.更新观念、创造教法、积极评价; 4.善于合作、学会研究。 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2.6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 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二)3.4 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 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一)1.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 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 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3.5 学习在特定情景下自我保护的 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建议 (一)教学方法 单纯的讲授——情境中的活动 结论的给予——活动中的体验 (一)课堂教学的几个变化 1.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与落实。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建议 第一,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 新教材设计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注重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通过活动设计,把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有机结合,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1.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

文档评论(0)

沃爱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