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制度经济学学派看我国国企产权改革.docVIP

从新制度经济学学派看我国国企产权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目:从新制度经济学看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姓 名: 盛雅君 学 号: 系 别: 工商管理系 专 业: 物流管理 指 导 教 师: 刘丽君 2014年12月12日 目录 摘要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产权 改革 绪论 正文 产权的概念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特征 我国国企产权的改革历史和现状 四.我国国企产权存在的问题 4.1 国企产权不清晰和明确 国有企业传统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经济相的矛盾,不兼容性 4.3 政企关系不协调,政企并未完全分开 五.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5.1 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分类改革 5.2 政企分开,逐步建立国企法人产权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5.3 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努力降低交易费用 参考文献 摘要 本文开头简要讲述了产权的基本概念。本文先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接着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革历史和现状,然后提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产权 改革 绪论 历时20多年的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国企产权改革。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企改革,是公认的全球性难题。当前,国企改革在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国有资产在产权转让中流失严重,.当前推行国企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如不改制,国企效率低下,亏损包袱越背越重;但盲目产权改革,由于缺乏完善制度支撑和经验,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这些难题成为当前国企改革必须直面的核心问题。 正文 一.产权的概念  “产权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引起的人们之间的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产权分配格局具体规定了人们那些与物相关的行为规范,每个人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都必须遵守这些规范,或者说必须承担不遵守这些关系的成本。这样,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便可以被描述为界定每个人在稀缺资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将产权分为三种类型: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共(公)有产权。 二.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特征 国有企业是其财产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属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公民的一种带有公共产权性质的企业形式。从理论上讲,每一个公民对全体公民的国有资产都享有产权,但同时国有产权又不属于任何公民,具有两个特征: 首先,在国有产权制度中,每一个人事实上并不直接拥有产权,个人不能任意支配国有资产,也不能直接享受国有资产带来的收益,一般意义上说,国有产权与公民个人的利益没有直接关系。 其次,在国有产权制度中,只有全体公民才是国有产权的主体。但是由全体公民一起来实施产权主体职责的费用相当大,这就要求由政府来代表全体公民行使产权主体职责。因此全体公民与政府这一层级就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 这两种特征给国有企业直接带来了两种后果:一是国有企业的外部性较大。外部性很多是由产权的非排他性造成的。只要产权安排是非排他性的,就能导致较大的外部性。二是代理成本非常的高。代理成本高是由委托代理关系的大规模和复杂性造成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国有产权是一种交易成本较高的制度安排,与科斯定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必然会导致极低的经济活动效率。 三.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革历史和现状 1978年到80年代中期,国家在对国有企业实行放权让利以前,对国有企业实行的是高度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生产任务从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到各企业,产品由上级部门统购统销。从1978年后,国家逐步放松对企业的控制,逐步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这一阶段,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赋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并允许企业保持定的留利。但由于资源配置机制、宏观政策环境改革不配套,特别是由于不存在竞争性市场,从而没有单一、充分地反映企业经营的信息指标,一旦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企业就有动机和可能侵占国家应得的利润。从1986年到90年代中期。改革深化即开始围绕经营机制转换这一中心展开进行。在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承包制、股份制等多种经营形式的企业制度中,最受重视的是承包制。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开始普遍试行股份制,国家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将国有资产作价入股,设立国有股,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公司。小型企业则通过转让、拍卖、租赁及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转换机制。进入21世纪,国企改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