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范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年论文范文.doc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学年论文 专 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论文题目 谈数据库互操作问题的实现途径 姓 名 班 级 2007 指导教师 逯燕玲 实践时间 2009年12月—2010年1月 一、学年论文的 《学年论文》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实践课程,属于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研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了的基础上,一个经过、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会独立提出问题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学年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做学问的严谨和规范,学生用所学的进行实际和,不仅可使学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得到理解和强化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学年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一)选题要求 学年论文的选题要求是一人一题,主要由学生选题,也可由教师指导选题。选题要新颖,具有一定的深度、难度与工作量。选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阐明本学科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2)探讨本学科中某些观念、热点问题或研究历史进程、预测其发展趋势; (3)阐述本学科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 (4)对专业课程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进行讨论或研究。 (二)学年论文要求 (1)系统、完整地阐述论题所包含的问题,明确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与结论; (2)综合应用已学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所掌握的资料; (3)学生通过结合几年的学习经历进行思考、选题、查阅资料最后写出论文(4)要求学生写不少于00字论文,语言要求文理通顺,层次分明,表达较确切(5)参考文献要查阅5本参考书目以上中引用的需注。 摘? 要 由于历史及技术等原因,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异构数据库,数据库互操作问题也一直是数据库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概念、实现途径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资源整合? 异构数据库? 互操作? 联邦式数据库 1?引言 异构数据库互操作问题作为数据库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课题,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异构数据库(Heterogeneous Database)集成是数据库技术从完全集中到逻辑集中、物理分布(传统分布式数据库)乃至逻辑分布、物理分布(异构数据库)这一发展过程的结果,也是兼顾已有系统自治性并实现新的数据共享这一现实需求的有效手段。 异构数据库的异构特征包括两个级别:系统一级的异构和语言一级的异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于文末,请采用 GB7714 - 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新规定,其中包括作者、书名 / 文章名、出版社(需要加城市名) / 刊名、出版年份 / 刊发卷期、起止页码。其中:专著 [M] 、期刊文章 [J] 、报纸文章 [N] 、论文集 [C]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析出文献 [A] 、未说明的文献 [Z] 。体例如下: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9-10.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3]Clark Kerr.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4th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0. [4]顾明远.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J].外国教育动态1981,2(1):1. [5]George Pascharopoulos. Returns to Education: 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J].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 1985, 20 (4):36-38. [6]潘懋元.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N].光明日报,1978-12-07. [7]鲁洁.超越与创新[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9. [8]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8:7-8. [9]魏新.关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短期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9:13. [10]Martin Trow.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R]. Paris: OECD,1974:7. [11]叶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