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不奋斗 就没有出路(全球华商名人堂专稿).pdfVIP

任正非:不奋斗 就没有出路(全球华商名人堂专稿).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正非:不奋斗 就没有出路(全球华商名人堂专稿).pdf

任正非 任正非:不奋斗 就没有出路 (全球华商名人堂专稿) 1944 年 10 月25 日,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父亲任摩逊,当年穿 着土改工作队的棉衣,随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同进入贵州少数民族山区去筹建一所民族中学,一头扎进去就 是几十年,尽职尽责了一生。母亲程远昭,虽然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是受丈夫影响,通过自修,当上了 中学教员,陪伴丈夫在贫困山区与穷孩子厮混了一生。 任氏一家共有兄妹 7 人,加上父母共 9 人,生活全靠任正非父母那点微薄的工资来维持。 “当时家里 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以保证人人都能活下去。”任氏夫妇虽然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中国知识分子 “贫贱 不能移”的高贵品格,坚持让任正非去读书,去追求知识,即便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们也依然坚持 “从牙缝儿里挤出粮食”来让孩子上学。任正非的母亲曾在他年幼时讲过一个希腊大力神的故事。赫拉克 勒斯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他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生前完成了十二项英雄伟绩,被升为武仙座。 此外他还参加了阿尔果斯远征帮助伊阿宋觅取金羊毛,解救了普罗米修斯。这个英勇无畏,敢于斗争的大 力神,令少年时期的任正非无比崇拜。后来他又崇拜上李元霸、宇文成都、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将 “生 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奉为人生警句。 贫困的生活经历和英雄主义情怀的滋生让任正非弄懂了奋斗的意义。 他拼命学习,19 岁时带着父母的重望考上了重庆大学(工程学院)。这期间他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 技术、自动控制、逻辑、哲学以及三门外语,他始终记得离家时父亲对他的嘱咐: “记住,知识就是力量, 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 ‘学而优则仕’是几千年的真理。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妹。”任正非深 知这些话的分量,为了知识而奋斗成为他当时唯一要做的事。 进入部队之后,任正非又开始钻研技术。当时贵州安顺地区有一个飞机制造厂,是个军工企业,身为 1 任正非 通讯兵的他被抽调过去,参与一项代号为 011 的军事通讯系统工程。当时中央军委提出要重视高科技的作 用。任正非上进好学,有多项技术发明创造,两次填补国家空白。上世纪70 年代,他已经成为了部队里的 技术尖兵。因技术方面的多次突破,他被选为军方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那一年,他33 岁。 如果只是按照常规的命运轨迹往下走,中国极有可能会多出一位工作努力的科研工作者。但命运却往 往不会给出一条笔直宽阔的道路,让你一直向前走,而是会将你置于丛林的岔路口,由你选择接下来的人 生。 在创立华为时,任正非已过了不惑之年。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正是一个 “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 刻。 “不惑是什么意思,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环境变动缓慢,等待人的心理成熟的一个尺度。而我进入 不惑之年时,人类已进入电脑时代,世界开始疯起来了,等不得我的不惑了。我突然发觉自己本来是优秀 的中国青年,所谓的专家,竟然越来越无知。不是不惑,而是要重新起步新的学习,时代已经没时间与机 会,让我不惑了,前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任正非最初到深圳时还准备从事技术工作,或者搞点科研, “如 果我选择这条路,早已被时代抛在垃圾堆里了!”他后来明白,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 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 时代的脚。 1987 年,43 岁的任正非为了能在这个新时代里生存下去,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朋友一起凑了21000 元,创立了一家代理通信产品的公司。他为公司取名 “华为”,意为 “中华有为”。在创立最初的那两年, 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彼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任正 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1992 年,他将华为的全部资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术中。 这个决定对公司而言无疑是冒着极大的风险,但任正非仍然选择孤注一掷。他在研制 CC08 机的动员 大会上,站在 5 楼会议室的窗边对全体干部说: “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 以另谋出路。”言语间充满了悲壮。事实上,这次的孤注一掷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研制出了 CC08 交换机,由于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功能与之类似,CC08 交换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而 “自主研 制技术”的策略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