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应从儿童出发.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应从儿童出发   摘要:幼儿园教学应从儿童出发,为儿童发展服务,但实践中一些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或根深蒂固的习惯,仍有意识无意识地影响着教师对课程的实施。如幼儿教师怎样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而非机械地对待课程计划,以计划而非儿童为本,从而使课程知识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分离,儿童难以体验到课程活动中的兴趣,教学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本文试图通过揭示这类现象和分析相关成因来说明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课程 有效实施   一、当前幼儿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不能把先进的课程理念渗透、转化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由理论向实践的转换过程,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设计蓝图;二是将蓝图转化为可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行为。目前尽管一些教师有较先进的课程理念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但却缺乏把它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能力,比较明显的表现有:   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所组织进行的活动大部分是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所占的时间较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很多游戏不是发自孩子内心的需要,强调较多的是游戏的教育功能。其次,一些幼儿园各年龄班的玩具、材料类型相似,种类单调,往往不能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当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2.目前,大部分教师已认识到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做了许多尝试,但其创设和利用仍不得法。如在活动区,尽管承认幼儿的自主性,但对幼儿限制过多,同时区域环境的设计往往是老师代劳,幼儿参与的很少,而且经常是为了表面的整洁、美观,从而导致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不协调、不一致。   3.尽管大部分幼儿教师认识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性,但又往往对比过早、过分区分和夸大。如往往喜欢关心那些聪明、漂亮、纪律性较好的孩子,对于好动、调皮或较内向的幼儿缺乏关注与耐心,以至这些孩子从小就被另眼看待。至于如何在课程活动中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分层指导,如何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得以发展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4.幼儿教师尽管已经认识到了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但在课程实践中仍然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急功近利,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的是幼儿的认知与认识、技能的传授,轻视儿童的情感、态度培养,没有或者不知道怎样更好的促进幼儿积极情感和创造性的发展。   5.在活动区内幼儿可依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己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方式与玩伴,目的是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但有不少这样的情况:要么老师完全控制决定活动内容,要么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放任自流。教师往往把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当成自己的休息时间或相互聊天的时间,没有积极地参与幼儿的活动或支持鼓励、丰富、指导幼儿的活动。   (二)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缺乏将活动过程与活动目标联系的意识   案例:在大班科学探究活动“配制饮料”中,老师在示范配制饮料、介绍了提供的操作材料(果珍、白糖、小苏打、柠檬酸)后说:“下面,请小朋友自己选用材料制作饮料。”操作时,幼儿忙得不亦乐乎,纷纷动手将这个材料、那个材料放入杯中,还不时地品尝自制的饮料。当老师请幼儿说说是怎么配制时却没有一个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多少果珍、白糖、小苏打和柠檬酸。   活动前,教师为准备材料花费了大量精力,活动中,孩子为摆弄、操作忙得不亦乐乎,教师最终的目的是让幼儿在配制饮料的过程中感知认识,获得经验。可是,幼儿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只是忙于将材料放入杯中,唯恐动作慢了让他人用完,根本无心去思考怎样配制才好,无法去关注自己配制的过程,经验当然无从谈起,也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只关注幼儿表面的兴趣,对活动的要求指向不明,难以真正提升幼儿的兴趣   案例:大班“复习几何图形”教学活动,老师设计了“变魔术”这一操作活动,即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变成各种图形。老师在操作前提出:“老师想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当老师请幼儿说说“变”了哪些图形时,幼儿说得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很少,长方形没有一个,而说不出名的碎片却占了相当一部分。   在“变”的过程中,由于老师的要求不明确,多数幼儿不明白怎么剪:是剪一刀,还是随意剪?也不明白“怎么变”:是变一个图形,还是变多个多种图形?于是出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剪到哪算哪,剪成什么是什么的现象,很少考虑要变出不同的图形。即使“变”出了图形,也很单调,像这样的操作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四)用惯常的“成人之心”去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