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陆9井区油藏流体连通性的研究.pdfVIP

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陆9井区油藏流体连通性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但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西北缘克夏断阶带的烃源全部来自风城组,晚 印支期是主要成藏时期,燕山运动对早期形成的油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和破坏作用。盆地腹部地区的烃源为上乌尔禾组与风城组,众多油气藏形成 于燕山运动中晚期至喜马拉雅运动期。南缘山前断褶带的主要烃源为中下侏 罗统煤系地层和白垩系湖相泥岩,现今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期为晚喜马拉雅运 动期.早期来源于二叠系的油气藏被晚期强烈造山运动改造得面目全非,但 也有残留;东部隆起区主要油源为平地泉组,成藏期比较单一,为燕山运动 期。 准噶尔翁地陆梁油田陆9并区油藏流体连通性研究 刘翠敏廖健德赵增义戴文英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834000) 20世纪80年代后期,石油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逐步拓宽,由单纯的烃源 岩地球化学研究逐步向油藏及开发方面的研究转移,通过应用地学和化学知 识,研究油藏评价、开发等问题。在油藏地球化学中,油藏的连通性判别主 要是研究油藏流体的连通性,而不是岩性连通性,并根据油藏流体的地球化 学特征来判别。主要手段有原油总体组成变化、油田水组成变化和气相色谱 指纹法(侯读杰等,2001)。色谱指纹分析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 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油藏井口原油色谱指纹化合物组成的变化 来判别油藏流体在纵向、侧向上的连通性。 本文通过对准噶尔盆地陆9井区油田相同层位及不同层位的原油样品进 行相同实验条件下的全油高分辩色谱分析,在精细对比研究和大量的统计分 析的基础上,选择了nc,一n岛,之间的支链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等11对色谱指 纹参数并绘制成表征气相色谱指纹分布的星状图同时结合该区地质和物性资 料成功的判别了油藏流体在纵向和垂向上的连通性。 陆9井区白垩系A砂层组和B砂层组浊藏原油物性差别较大。从全油高 分辨色谱图和绘制的星状图上我们发现,A砂层组和B砂层组原油高分辨色谱 图差别较大, A油藏原油生物降解较严重,大部分正构烷烃被降解了,而B 油藏原油生物降解较A油藏原油要轻,只有部分正构烷烃被降解。从原油指 纹星状图看,A油藏原油的1、2、7号峰对蜂高比值明显高于B油藏原油的, 而A油藏原油的3、4、5、6、8、9号峰对蜂高比值明显小于B油藏原油的, 说明陆9井A砂层和B砂层是不连通的,附和陆粱地区白垩系油藏砂体横向 及垂向上变化较快,具有“一砂一藏”的特点。 从原油高分辨色谱图外貌上我们看到陆9井区C油藏和D油藏略有差别。 但从色谱指纹星状图上看C油藏和D油藏原油中部分环烷烃和异构烷烃差别 6,? 较大。如陆9井C油藏和D油藏原油在第一蜂对比值分别为1.49和1.0 号蜂对峰高比值分别为o.75和1.05等。陆103井C油藏和D油藏原油在第 一峰对比值分别为1.60和1.08,9号峰对峰高比值分别为2.47和0.50等, 说明陆9井区侏罗系(C和D)油藏流体在垂向上是不连通的。 从地质资料上看,陆9井区侏罗系C砂层和D砂层之间有45m的泥岩层 形成很好的盖层和隔层,使得该区侏罗系C砂层和D砂层之间不连通。另外, 该区侏罗系C砂层和D砂层的物性特征也不相似,侏罗系C砂层的平均孔隙 度值和平均渗透率值都小于D砂层组的。C砂层组平均孔隙度值变化范围在 13.07%.13.47%之间,渗透率值变化范围在3.81×i01批m~3.96~斗讯之闻; D砂层组平均孔隙度值变化范围在16.08%~20.45%之间,渗透率值变化范围 在15.31×i0一陆m一68.20一恤m之闯。c砂层试油普遍为油水同层,而D砂层 组试油通常为油层,说明它们不属于同一油水系统。表明该区侏罗系C砂层 和D砂层在垂向上是不连通的。 陆9井区侏罗系西一砂层组、西四砂层组油藏原油总体组成在横向上变 化不大。原油色谱图外貌也比较相似。从星状图上我们看到陆9井区侏罗系C 和D砂层组油藏流体在横向上色谱指纹星状图几乎完全重合,说明他们在横 向上的连通性好。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